李东风
高校生态-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 精选
2021-4-26 12:03
阅读:5369

近日,某高校学院微信群出现这样的一幕情景。一位老师获得省百名博士后创新人物候选人,一位老师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一位老师中国大学MOOC国家级一流课程开课。老中青都有。我对3位老师的工作表示祝贺,毕竟都是通过努力换来的劳动成果。两相比较,前二者点赞的人数是后者的数倍。前二者学院领导们都参与点赞,而后者只有少数老师点赞。一冷一热,令人感慨。能为科研锦上添花,就不能为教学雪中送炭?

由此可见,在领导和老师们心目中教学科研孰重孰轻的价值观暴露无遗。仔细分析一下点赞的人,更能看出深层次问题。

1.前二者与科研有关。点赞的领导“带动”更多人参与凑热闹。与人的心态“唯领导”有关,与己科研有关。有真心的,有羡慕的,但也不排除附和凑数的。

2.前二者以青椒为主。这或许反映了当前高校导向。因为青椒们大都没有教学任务,科研为主,当然关注科研而不是教学。后者大都参与教学,因此点赞发自内心的居多。

3.科研为主的老师看重科研,是因为与个人利益前途密切相关。导向,榜样的力量是现实的,说什么重要不如实际重要。教学这些年虽然喊得响,但在领导内心深处还是摆脱不了科研论英雄的情结。

4.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主要是老教师)对此无感。事不关己,不参与,无所谓。做好自己就是了。

5.科研多为有团队的,人数众多;而教学多为单打独斗,人单式微。好比网络投票,当然影响力不同,靠的是人多势众。

6.科研为主的大都是牛人,掌握学院人事,资源,决策,话语权的“高层次”教师。而教学为主的大都是平淡,默默无闻的“低层次”教师。

教学科研是大学的两条腿。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本。两者不存在孰重孰轻,都不可或缺和偏废。大学老师应该教学科研双管齐下,才是合格的大学老师。从工作量来看,教学的投入远超过科研,而且是默默无闻的多年耕耘,不显山不露水,没有科研那样风光,一篇高因子论文,一项大笔科研经费,一个奖项带来的标志性成果是短平快式的获得,而精品课,教材,一流课程的投入需要漫长的等待,十年磨一剑的煎熬和练就。在浮躁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老师们的初心就是赶紧发文章,弄项目,这两项指标的权重远大于教学。科研可以自古英雄出少年,教学需要潜心钻研数十载。哪个快那个慢,一目了然。

一流大学,首先应该是一流的教学。国内985高校几乎不存在教授不讲本科课的情形。教授不上本科课主要发生在地方学校。你问一个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给你留下印象的老师,一定是上课好,有教材的,这是亲身感受;而不是发了几点几的论文,获得什么帽子头衔的,与我何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波及面远大于科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口碑。教学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而科研,找几个牛人发几篇文章,拿几个项目很快就能立竿见影。但对于本科生究竟能带来什么值得思考。

做科研的可以几年内迅速解决岗位,职称,而教学只有解决了岗位职称才会考虑。这也许就是点赞背后的原因了。因为现在老师们都很现实,唯指挥棒是从。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2838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