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
高校生态-大学老师们还是主人翁吗?
2021-1-23 18:52
阅读:3746

   大学老师们现在疲于应对学校各种考核。随着考核标准水涨船高,一些老师压力越来越大。私底下抱怨吐槽,可是到了单位出台管理文件讨论时,大都是沉默的一群人。行政治校官本位已经使老师们变得麻木了,似乎认定自己只是为了一份工作的打工者而已。除了领导以外,没有人可参与决策的讨论。说了无用甚至起反作用的例子让多数老师们变得温顺服从。你改变不了现实就只好去适应它成了多数老师处事的行为准则。敢说真话的越来越少,是怕得罪了领导没好果子吃。甚至遇到老师与领导矛盾时强调和谐为上,维护领导的权威。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年轻人都很务实,立足未稳,从不谈论学院事务,一切看领导脸色行事。一些专横的领导威权大于威信。老师们从无奈到失望也是沉默的原因之一。

   记得我当年毕业留校,在教研室里老师们畅所欲言,讨论教学,科研,学科发展等问题,热火朝天,主人翁意识浓厚。现在这种情形再也看不到了。学院老师之间只是同事关系,行同路人。真正的运作机制是小团队和个人。教学工作量的指标使得老师们必须完成,课程分配安排不是问题了。科研与研究生捆绑在一起。团队人多的还好,由学科带头人安排。分工协作,文章人人有份,成果达标没问题。互帮互助,晋升的机会也大。团队逐渐成为学院的主体,并占有更多资源和话语权。到了年底搞活动,小团队人气旺,大宅门一般。没有团队的,就只能个人单干了,当然出头机会也少了,除了个别能力强的。平日人丁稀少,实验室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与有团队的形成巨大反差。不搞科研的老师只能上课,因为没有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自然繁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上课。想提教学型教授还必须有精品课,教学名师,国家教材等条件。

   主人翁这个词已经变得陌生了。在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利益得到基本保证的情况下,无人关心学院学科发展。那是领导们操心的事情。单位的制度规定只是一张纸而已,无人理睬。教学研讨,学术研讨没有了,一开会纠缠于细节问题争吵不休,无果而终。反正领导决定一切。为了迎检,人员可以随时调配,人才经费资源都是保重点,向团队倾斜。少数学科强,多数学科弱的趋势很难扭转。马太效应再次呈现。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也头疼。老师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位置选择或无奈地接受现实。因为保住饭碗才是第一位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往来都是客,何谈主人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26859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