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cs

博文

更漏子• 第一个“世界血栓日”和第九个“世界卒中日”

已有 1931 次阅读 2014-10-30 21:20 |个人分类:博士研究|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世界卒中日, 世界血栓日

更漏子·第一个“世界血栓日”和第九个“世界卒中日”

胡春松

 

不栓通,栓即痛。各类血栓缺动。

肥胖众,四高兄,拖延万事空。

 

可防控,预防重,随地随时宣颂。

多运动,抗卒中,健康永伴公。

 

注:作于南昌大学,2014年10月30日夜。

 

更漏子:词牌。此调有两体,四十六字者始于温庭筠,唐宋词最多。比较著名的有《更漏子·玉炉香》、《更漏子·柳丝长》等。另有一百四字者。

 

“四高”:这里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龄。

 

2014年10月13日是全球第一个“世界血栓日”,主题是“工作·生活·动起来”;

2014年10月29日是第9个“世界卒中日”,主题是“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

 

--

血栓包括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其中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达4∶1。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的静脉血栓发病率为1~3/1000;美国致死性和非致死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例数超过90万/年,其中约29.64万例死亡;在欧洲,约有50万人/年死于静脉血栓,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和。在中国,静脉血栓的发病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作为全球前3位致死性血管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静脉血栓已给公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但遗憾的是,广大民众对于这一最为常见、潜在致死的病因并没有足够重视。尽管现代医学诊断技术高速发展,但是由于静脉血栓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患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及时、规范诊治。静脉血栓栓塞症可发生于任何临床科室中,以心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肿瘤科、骨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更多见。形成静脉血栓最主要有三大诱因: 1、长时间住院。资料显示,长时间住院会导致2/3以上的患者出现腿部静脉血栓;2、手术。做髋关节或者膝关节手术,尤其是癌症手术患者,更容易出现静脉血栓;3、长时间不运动长时间卧床休息,或长途旅行时没有及时运动的人也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经常乘坐飞机的人要高度注意了)。 除以上三大诱因外,其他75岁以上的高龄人士、有易栓症家族史的人、肥胖的人也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总体来说,缺乏运动是主要原因,而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他希望公众:一要了解静脉血栓的危害;二要坚持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三要主动就医。

 

--

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一份宣言并提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宣言指出,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负责起草该宣言的大会主席之一、Stroke杂志总编Hackinski在发言中指出:“在美国,每45秒就发生1个卒中新发或复发病例,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世界卒中日宣言着重阐述6项主要目标:充分调动各界力量预防卒中,把预防卒中和预防心血管病、认知障碍的工作结合起来;建立跨学科卒中医疗队伍;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开发新的研究方法;教育公众主动参与;建立全球合作。《宣言》说,卒中完全可以预防,但老龄化、活动过少、吸烟和快餐加速了卒中、心脏病、糖尿病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日益流行,卒中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如果不加干预,预计到2020年卒中的人口将增加一倍。相反,如果应用已有的知识,将会使一半人免于卒中的危害。《宣言》指出,预防是最值得去做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药物,遏制未经证实、高花费的或错误的做法,通过公共词汇、核心教程、在线资料、远程教育和临床观摩学习来全面教育健康职业者。要建立跨学科的卒中医疗和康复团队,尤其是建立简单、综合的卒中单元,满足卒中患者的需要。

--

胡春松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院门诊部心血管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461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江西南昌 330006

Tel:18970816800

Email: cnhucs@163.com

个人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71966

单位平台:http://hospital.ncu.edu.cn/


--

作者简介:胡春松,男,19682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梦》(待出版)、《青春私语》(待出版)、《地震NJAMA诗稿九篇》(待出版)。作者是岭峰体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五美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纯韵(亦称春韵”—作者命名)诗歌见长;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RT-ABCDEF+E(e)SEED-BasED +210),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2009.10-),人民微博(颂子2013.3-),雅虎博客(2007.6-2009.9...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种子保健康。

 

注:“种子”在这里的直接含义是指以[健康的“种子”法则]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被命名为“胡氏健康生活方式”(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见:《青春诗语》,129,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一,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Cardiovascular, diabetes,and cancer strip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http://www.jthoracdis.com/article/view/301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6-839910.html

上一篇:悼沙博理
下一篇:《追捕》……悼念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
收藏 IP: 117.44.177.*| 热度|

1 葛维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