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cs

博文

科技工作者需要“3S”

已有 3087 次阅读 2011-5-25 23:30 |个人分类:博士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技评论

科技工作者需要“3S

南昌大学  胡春松

 

今日看《参考消息》,知道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先生提出:面对中国需要“3S”,即规模(size),指大规模兵力和国防费;武器(steel),指强有力的尖端武器;力量(strength),指美军的威力。盖茨强调美国需要“3S”,需要保持强大军力应对全球事务。这里,作者对此不作评论。

 

作为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工作者,尤其是心血管医生,“3S” (SSS)是非常熟悉的心血管病之一,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种心律失常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需要进行积极治疗,例如,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然而,本文作者对“3S”却有另一番认识,试图探讨科技领域的“3S”。

 

首先,回顾一下,作者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在Jeffrey M. Isner教授领导的心血管研究所提出过基因治疗的“3Y”问题与原则,即安全性(safety)、有效性(efficacy)和稳定性(stability),取其共性:3个英文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Y。该论文稿在作者回国后发表在《遗传》杂志(注:该稿曾投稿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稿号<Ms No. …>,遗憾未能发表)。此前,作者在Jun-Yan Hong(洪均言)教授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培训与研究时,曾提出的PCR“三个一致”(见《江西医学院学报》)。

 

在科研领域,作者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简直是微不足道,却有不少感悟和体会。例如,回国后,作者曾提出“科研的合作与分享(C & S)原则”(见于论文--健康的“种子”法则文末作者简介,《太平洋论坛》杂志,2005年第6期),并忠实践行,努力与海外导师合作,虽然屡屡被拒,甚至反感。在科研论文评价领域,作者曾提出“i指数”(innovation)的概念,并和其他学者先提出的“H指数”结合,形成作者提出的“Hi指数”(见作者原雅虎博客)。在科学网博客,作者曾撰文“我最推崇人才IT能力”,即创新能力。

 

又如,作者自我认为“富有成就感”的是:合作(共同)或独立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成果,例如:RT-ABCDE策略(后发展为RT-ABCDEF策略)、SEED法则、E(e)SEED法则以及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E(e)SEED-BasED科学实践、OOH综合征,等等。虽然论文尚未在真正的SCI期刊发表,但其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却是显而易见的。

 

言归正传前还要提一下,关于“3S”(SSS),作者既熟悉又亲切。因为,作者等对此尚有另一篇论文,即“临床调脂治疗的阶梯和综合策略”也就是SSS,包括S方案和R方案(见《中国新药和临床杂志》,2006)。

 

这里,作者提出:科技工作者需要“3S”。它是科技工作者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先生的“3S”不同。个人认为,科技工作者需要的“3S”是指:

1 Score,即工作业绩,例如:SCI论文、各类著作、科研经费总量、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等等,应突出具有学术创新意义的作品和具有显著社会经济价值的作品,即具有较高的现实转化率。最近,国内有学者撰文提出“没有应用,论文就是一张纸”。

2 S & T ability,即科技实践能力,例如:医学工作者的实验操作能力、临床技能,包括各类手术和器械操作等动手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

3 Social activity,即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这是许多高校科技工作者包括我自己所欠缺的。

 

总之,美国已提出并强调“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这是值得借鉴的。个人认为,学术领域也是如此。科技工作者需要“3S”,它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项目申报、院士评选、诺奖评审等等一系列学术能力鉴定,都需要用“3S”来检验。

 

(注:作者为在职博士生。本文写作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南昌大学吴清华教授。作者前不久在与他的面谈时,对导师提出的“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Social activity”印象深刻。在此,深表感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6-447998.html

上一篇:T2: 腾飞的新起点
下一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 VS 博主版 VS JNC 8
收藏 IP: 220.177.143.*| 热度|

2 胡新根 桂耀荣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