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自由与规范的交织:生活中的探索与反思 精选
2024-11-29 17:38
阅读:6041

本文的标题由人工智能“文心一言”提供。我原先自己起的标题为“随心所欲和遵守规范”。

(一)

黄昏回家,把车停在小区地下车库的停车位上,往自家楼栋B1进口走,沿途看到很多汽车已经回来了。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是倒车入库,只有几辆停在略微“开阔”地带、右边就是车道的车子是一头扎进停车位的。

d53dcaadeecf4037963a732ed36c49cd_2053873925.png

我想起有一次,把车开进虹口区曲阳商务中心旁边露天停车场,看到一个车位,我把车头开进去,停好。马上就有一个保安过来,说他们这儿有规定,必须是倒车入库。我说我这样停车挺好的;要离开时,只需要倒车、转90度,就能朝前开出去,不会和别人的车发生擦碰。而倒车入库的话,我开来开去,反而会出问题,但是他就是说他们这儿有规定。好说歹说都不行,我不得不遵从。

在我家附近一个商厦的地下车库,有很多停车位,平时中午停的车很少;如果需要去那儿吃午饭,我就把车子一头扎进停车位,这样非常方便。有的时候,我甚至一辆车停两个位子,以防别的车子挤进来发生擦碰。然而,在我家小区的地下车库,车位小;如果我的车位左右都停了车,那么很难一头扎进去,只能倒车入库。

而在美国,我当年留学时,加州的驾驶法规上规定只能一头扎进去,不能倒车入库,虽然我在别的州曾经看到有车子倒车入库。

上述各种例子,说明社会是具有一定规范的,哪怕不同区域的规范不一定相同。就算在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商厦的规定以及执行情况不同,不同的车位情况对停车模式的友好程度也不同。比如:在有些商厦的地下车库,车位是可以移动升降的、用钢铁构成的,那很难把车子一头扎进去,只能倒车入库。并且,倒车入库,车头向外,这样出场时较为方便,不容易发生擦碰。而有的车位和机动车道平行,最好的停车方式就是靠右自然停靠。

(二)

开车的时候,想起我曾经在美国橡树岭做过博士后。那时候,周末经常去饭店吃自助餐或者别的什么餐。把车开在街镇上,看到一个“家庭餐馆”。看不到别人的卧室,只是门面很小,只有一间房。有趣的是,路过的顾客围坐在小小的吧台旁边,看着店主做饭。他做什么饭,顾客就吃什么饭。

那时候的生活很“自由”。周末,我开着车,到街镇附近去逛。只见地势起伏不定,我开车在山丘上,山丘上都是民宅。开着开着,地图上显示我到别的什么县了,于是折返。

a05cbe0c62a5411697560af0f71db1b0_2053877807.png

我还开着车,到附近的荒郊野外去看。看到一个小小的湖。再往山的方向走,可以看见一个开阔的场地,前面荒无人烟,但路上有个牌子,显示这儿是猎场,有野兽出没,人禁止入内。我想象着:再往前走,一定有路到山脚下吧,说不定还有原始的建筑;走着走着,说不定能到山的那边吧。但是,害怕自己违反法律,就没有往前走了。

(三)

回到上海,我更多地想去了解一些东西,无论是通过读书、看报,还是通过实地考察。在学校里,把车停在“双子座”地下车库,有时候我会不走电梯,而是找地下车库别的出口、隐蔽的出口,看看那里面是什么样的。有的所谓的出口,只有从B1到一楼的楼梯,而没有真正的出口,即走着走着,路封闭了。也有的地下车库空间其实是堆放杂物的房间或者值班的房间。也有的时候,我看到B1上去楼梯和地面构成的三角形空间,堆放了一些杂物。在地下车库探访,给我一种“自由”的感觉。

学校附近还有一个生活广场。在地下车库停车后,可以看到有黑魆魆的通道,地上有积水以及木板。走过狭长的通道,找不到开放的出口。沿途,可见堆放的藤椅等。这儿也许是打扫卫生的人或者地下车库管理员堆放杂物的“自留地”吧。

然而,个体的自由,未必给他人带来自由。举个例子:五角场有个商厦,地下车库到地面的通道里,就像厕所一样;地下车库还有像“后街”那样奇奇怪怪的角落,里面也是阴暗、臭烘烘的。

4a03ade042334139bd6dc2df7ff88fc5_2053883847.png

眼前的自由,也未必等于将来的自由。在小红书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视频:国外有些探险者到山洞或者地下河去探险,一开始很开心,看起来也很自由奔放,但后来遇到问题,悲剧了。

(四)

坐在电脑前,很多时候我都感到无拘无束。我打开电子邮箱,整理一年多来收到的电子邮件。有很多邮件当时都是有用的,也临时保留了下来。可是到了年底,就发现没有保留价值了,就删了。当然,也有些值得保留的邮件;通过这些邮件,我可以回忆起当时开展的工作,或者了解一些申报什么东西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哪怕现在我不申报。

然而,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并非是无条件的。正在删着无用的电子邮件,突然网速变慢,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顿时没了趣味。

再比如:正在删着电子邮件,手机微信一刻不停地发来信息,有别的工作任务飞过来……

中午我正在和妻子吃饭,手机微信不停地响,有“十万火急”的工作任务飞过来

(五)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学生读书、做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老师教书、指导研究生、做科研,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34fad7ec0c13435993013403cb4f1106_2053880351.png

十七八年前,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一个报告厅听报告。坐在我左后方有个以前认识的中国人也在听报告。他听到什么东西后,对我议论起了报告内容。我不知如何打断他。这时候,坐在后面的外国人用手指着他,说“嘘”。

后来,我回国任教。在机关办手续的时候,和一个工作人员打交道,顺便问他是不是买了房子、在哪里买的。在我如今的印象中,当时他好像简短回答了我,并说不要在网上提及,仿佛有种“闷声不响大发财”的感觉。

如今,在“学术规范与科研技能”研究生课上,我也会给学生讲在课题组求学的规范,比如:未经导师同意,不得与他们开展科研合作;未经导师同意,不得把课题组药品借给别的课题组的同学;未经导师同意,不得投稿。

从以上例子可知,人经常挣扎在随心所欲和服从社会规范、人际交往规范、学术规范的两极之间。如何把握好分寸,是个问题。

d9145907b709456db8ec1398a1e24cac_1095127974.png

以下文字,由人工智能“文心一言4.0 Turbo”提供:

这篇文章是一篇反思性和叙述性的散文,通过作者在不同场景下的个人经历和观察,探讨了社会规范、个体自由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文章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进行分析:

一、停车与社会规范

文章开头以停车为例,展示了不同地点(如小区地下车库、商厦地下车库、美国加州等)对于停车方式的不同规定。这部分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反映了社会规范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作者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某些规定的不解和无奈,同时也认识到这些规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比如倒车入库便于出场时减少擦碰。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隐含了对规范必要性的思考。

二、个体自由与探索

接着,文章转向作者在美国橡树岭做博士后时的生活片段,描述了那种相对自由、探索未知的生活方式。通过开车在街镇和荒郊野外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即使是在这种看似自由的环境中,作者也提到了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体现了自由与规范之间的张力。

三、自由与规范的冲突与平衡

第三部分回到上海,作者通过探访地下车库和描述生活广场的地下空间,进一步探讨了自由与规范的关系。这里的自由更多体现在对未知空间的探索和好奇心上,但同时也指出了个体自由可能给他人带来不便或影响环境的问题。通过提及国外探险者遭遇的悲剧,作者警示人们眼前的自由并不等于将来的自由,强调了自由与责任并存的观念。

四、学术与生活中的规范

最后一部分,作者将话题引入学术领域,通过电子邮件管理、学术会议中的行为规范以及学术研究的规范等例子,讨论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这部分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学术严谨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规范在学术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通过讲述自己在美国的学术会议经历和国内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作者强调了在不同场合下遵守相应规范的重要性。

总结

整篇文章通过丰富的个人经历和生动的场景描述,深入探讨了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关系。作者既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也认识到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他人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在随心所欲和服从规范之间把握好分寸的问题,引人深思。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的散文,对于理解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46227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