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博士生、博士后都梦想着进高校当老师、做科研。然而,现在进高校任教的门槛越来越高;进校后,考核、晋升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因此,无论是想进高校的博士生、博士后,还是进校不多久的青年教师,都要对大学教师的生存发展有清醒的认识。然而,很少有书籍、文章、讲座能够条分缕析地把大学教师的生存环境和“运行机制”说清楚。
研究生导师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任务,包括上课、做科研、指导研究生、出差、填写表格、开会、审稿、评审项目等等。当把“研究生导师的生存发展”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时,最好能“隔离”或者“提取”出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其实就是哲学上说的“主要矛盾”。
项目、论文、研究生
可以把上述“体系”简单地用一个等边三角形来描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项目、论文、研究生。导师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首先说项目。项目有多重含义,它意味着经费,也意味着一定的承认或者说“级别”。项目给研究生创造了培养条件——经费可以给研究生做科研购买仪器设备,可以给研究生发科研补助。项目也和导师的个人利益(年终奖、科研提成、评职称、岗位考核)挂钩。于是,为了能够申请到项目,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写项目申请书;而且,哪怕课题组的条件(人员配备、技术积累、实验空间)并不完全具备,或者没有把握能够做出项目,也要申请项目。为了能够申请到项目,还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积累人脉,要发表好的论文。
接着说论文。论文是学术界的“硬通货”。没有论文,很难申请到科研项目。而一旦申请到科研项目,往往需要发表论文来结题。但问题是,发表论文并没有那么快;而且,学术评价看重的是在高级别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但这很难。
再说研究生。导师如果自己“单枪匹马”做实验,那么发表论文的数量会很少,项目也很难开展。研究生做科研往往依托于导师的项目;这样,研究生得到了科研补助,有做科研的资金条件,也能够发表论文,产生毕业论文,而导师也得到了项目结题所需的实验数据和论文。但研究生在科研能力、科研动力、角色感知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导师觉得不称心。
项目、论文、研究生,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对导师的生存发展来说缺一不可。在如今的情况下,没有项目就不能招研究生,或者没有培养研究生的条件;没有研究生,就很难批量发表论文;没有论文就很难申请到项目或者项目结题。
上述分析给我们的启发是:导师在申请项目、发表论文、指导研究生方面都要有很强的能力,并且要会把握好精妙的平衡,促使这三者构成循环(可持续发展)。
为了说明后一个要点,我来举一些例子。有些导师为了保研究生毕业,选择把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在有些审稿很快但质量存疑的开放获取期刊;虽然研究生靠这样的论文顺利毕业,但导师申请项目时遇到困难,因为评审人一看到这些期刊的名称就认为他们的论文质量不高。反过来,有些导师选择把论文“从高到低”投了几个期刊,结果导致研究生无法按时毕业。虽然论文最终发表在档次还可以的期刊,但以后的研究生不愿意跟这样的导师读研。
科研、生活
以上,我把项目、论文、研究生作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平面模型。导师处于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但其实,这个平面模型可以拓展成一个立体的模型。在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上方,可以有一个点,那就是“科研”。在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下方,可以有一个点,那就是“生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双椎模型。
首先说科研。导师也需要有科研热情,并最好能够坚持阅读文献、做实验。但问题是,导师很忙(忙于工作、生活和各种杂事),很难抽出时间阅读文献、做实验。这有可能会影响指导研究生、出论文、申请项目。
再说生活。导师往往已经成家,照顾家庭(接送小孩、烧饭做菜、辅导功课)需要花很多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的精力不济,身体健康情况也不理想。并且,导师及其配偶的父母年龄也在增加,这使得生活有不确定性。此外,导师自己在生活上也会耗费很多时间,比如看书、看电影、购物等等。
上述分析说明:科研和生活这两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很多在科研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降低对生活的要求,精简花在生活上的时间,或者把生活上的事情让别人去做了,自己把精力集中于科研。
讨论
从这个模型可见,工作和生活并非理想化的。但是,考核、申请项目、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别人看的却是理想化的结果,比如一名博士生在高质量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生导师在“一区”期刊发表十多篇科研论文等等。
这就带来了矛盾。
我们知道,自然界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他的精力、潜能都是可以开发的,而未必是一个恒定的值。但是,如果承担了太多的任务、为了生存而拉来了很多的项目,那有可能会“摆不平”(比如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和家人的时间、影响师生关系、最终完成不了当初设定的任务)。
也就是说,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面。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的人大口大口地吃着牛肉,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有的人会认为这“杀生了”。
换言之,当你在申请项目、做项目、写论文、改论文、投稿、指导研究生的时候,其实你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伦理的考验。你是准备“昧着良心”,为了自己的生存,把一般的论文投高档次的期刊,还是准备就卖一个正常的价?你是准备疯狂push研究生,还是为他们毕业服务,甚至允许他们参加自选实习?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也是个问题。该如何达到平衡的?是每个阶段都达到平衡,还是拿到所谓“终身教职”之前牺牲自己的生活,之后再放松一下?
每一位导师和有志于从教的研究生、博士后都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
相关专题:导师与学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41910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