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ianda 座右铭:胸怀坦荡,刚直不阿,直言相谏,无所畏惧。

博文

对国家科技奖的期待与建议 精选

已有 6653 次阅读 2015-11-20 07: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奖

对国家科技奖的期待与建议

李连达  李贻奎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科技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工作已经开始。有些期待与建议供参考。

        1、过去评奖以“项目奖”、“集体奖”为主,今后应重视科学家的“个人奖”。  

        2、过去获奖项目的主要获奖者,多为“长字号”。“长字号”获奖合法,并不违法。但多数获奖者都是“长字号”,甚至“无长不奖”,未免“合法不合理”。

        3、我国评奖,有自己的国情与特点。但可借鉴诺贝尔奖的某些做法,有效的防止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提高我国评奖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获得国内外公认。

        4、我国推荐评奖项目主要是“单位推荐”及“专家推荐”。单位推荐是否包括非国家单位(民间科研单位)及个体研究者?单位推荐如何避免以权谋私?“长字号”项目优先推荐?无职无权小人物的项目受到排挤?“专家推荐”具备什么条件的专家才有资格推荐?是官方认可的“专家”?或是非官方认可的民间专家均可以?应有进一步说明。

        5、过去评审过程,“裁判员兼运动员”相当常见。有的评奖人员(评审委员,决策者、领导者),又是报奖人员,出现“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有些获奖项目的主要成员就是当年的审评委员、领导者、决策者。如此评审岂能公正?建议:当年的评审委员及有关人员,不得申报评奖项目。反之,已申报评奖项目者,不应参加评审工作,担任评审员、领导者、决策者。

        6、认真贯彻回避制度,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过去有的评审委员审评自己申报项目时,回避10分钟,然后参加投票。此回避仅限于直系亲属,但是同单位、同科室、同课题组、同一项目合作者,有利益联系的相关单位,以及师生、老友、老上下级等各种关系,是否也应回避?

         7、过去“同行评议”多为“大同行,小外行”。例如,口腔科的项目,评奖委员多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大同行专家,但他们对口腔科并非内行,评审结果未必准确。建议:今后应加强小同行评审,最好能将初评结果征求小同行意见后,再做最后决定。

         8、近年除国家奖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又自定一些花样繁多的奖项或评比排行榜。有些是官方、学术团体、民间团体、商业企业自定的奖项,有些是学术鼓励,有些是商业炒作,广告宣传,也有一些是江湖骗子的诈骗手段,相当混乱。过去曾进行过清理、整顿、取缔,近来又泛滥成灾,应加强监管、清理整顿。

        9、建议对十年来的各项国家科技奖进行一次复查。十年来成果辉煌,但是问题也不少。应重点检查这些获奖项目的后期发展情况,成果传化率是多少?对国家、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有多大贡献?发挥了哪些作用?存在什么问题,有多少项目名副其实?多少项目鱼目混珠,有始无终?有哪些不正之风,干扰因素?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深切期望,我国的各项科技奖能够不断提高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使之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式的诺贝尔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5370-936696.html

上一篇:2015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新增补院士介绍可能有误
下一篇:完全赞同《科协201583号文件》
收藏 IP: 114.111.166.*| 热度|

30 孙学军 喻海良 徐绍辉 王涛 叶建军 陈冬生 王琛 范毅方 杨国力 蔡小宁 黄永义 徐旭东 姚伯元 谢平 张坤 陆玲 葛兆斌 何学锋 刘立 郑永军 李土荣 晏成和 enet37 loyalSciencefan ghzhou5676 biofans wyc999 shenlu yyy1961 cccy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