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ianda 座右铭:胸怀坦荡,刚直不阿,直言相谏,无所畏惧。

博文

新药研制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可靠

已有 3156 次阅读 2014-11-6 09: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药研制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可靠

李连达  李贻奎

《科学网》上经常有些专家发表文章,介绍新药研制的动态,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注意事项等。特别是有关中药研究的一些问题,有重要学术价值与指导意义。

最近秦天明、聂广等专家,介绍近年西药新药研制中,已完成全部临床前及临床Ⅰ、Ⅱ、Ⅲ期试验,都以失败告终的案例。虽然都是西药,与中药无关,但是这些西药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可靠。认真分析,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对中药新药的研制会有很大帮助。对于提高中药试验研究与临床研究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文中介绍这些失败的西药在2014年有10种,201310种,20125种,201010种。共35种西药在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后,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有29种(占82.8%),是因疗效欠佳,不能优于对照组,其中2种做了两次及三次Ⅲ期临床试验,仍未过关,最后以失败告终。另有6种(占17.5%)是因为安全性欠佳,不良反应严重而失败,其中1种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不符合要求。

35种西药新药失败的主要教训是安全性、有效性问题不符合要求。而在这两方面也正是中药新药研制中的要害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药安全性问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1、认识问题:一种认识是“中药安全无毒”,显然不科学;另种认识是“中药有不良反应就应禁用”,更不科学。很多西药都有不良反应,不能都禁用。而是应该合理使用,包括选择适应症、服法、用量、疗程等多方面的监控与合理用药。有些药厂为了商业利益,大肆宣传“无不良反应”、“未发现不良反应”、“未证实不良反应”、“基本无副作用”。隐瞒不良反应、欺骗群众,坑害病人是完全错误的。必须认真纠正。必须真实客观、全面的将药物不良反应公之于众,有利于医生病人合理用药,有利于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加强安全性研究:过去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对中药安全性的研究不够重视,无论数量与质量及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对于一些中药(原料、药材、提取物,成品制剂等)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全面、准确,因此,近年时有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甚至是群发事件,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因此,全面加强中药安全性的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安全性研究的理论、方法、手段的全面现代化、标准化,十分重要。神农尝百草,研究中药安全性,是原始的,以经验判断为重,很不准确。有些传统的方法也太粗糙、不准确。中医药至今没有自己的系统、完整、准确的毒理学研究方法。因此,必须充分借用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药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及标准,对中药安全性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应达到国际公认的水平。

二、中药有效性研究:

中药是否有效?能否治病救人?是新药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证实中药的有效性?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过去、中药疗效以经验判断为主,以主观自觉症状为主,以推理为主,以个案或小组病例观察为主。缺乏客观性、定量化、标准化、科学化。因而疗效评价不够准确,重复性差。经常是自认为疗效很好,而别人不承认。中医认为很好,西医不承认。国内认为很好,国际不承认。这种自我感觉良好,自吹自擂的疗效评价,水份大,准确性差,不能成为新药审评的可靠标准。

中药新药有效性研究,包括两大部分:实验药理学,用动物实验证实中药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但是动物与人体有种属差异,动物实验结果可供参考,但不能代替临床药理学(期人体的临床试验)。前者以借用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为主,适当考虑中医药特点,选择实验方法,指标及标准。目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但是最复杂、最困难的是临床药理学(人体研究)。既要充分借用现代医药学的理论、方法、手段、标准,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又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殊性、复杂性,不能全部生搬硬套西医药的标准。要求两者兼顾,不可偏废,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极为困难,很难做到两方面兼顾。近年有大量学者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一定进展,但距离要求尚远。西医不点头,中医有意见,国内通过,国外否定,研制单位自我感觉良好,审批单位不认可。使中医药临床研究困难重重,步履艰难。还需努力,逐步改进,使中药临床研究既要符合国际标准,又能符合中医药特点。因此,借助西药研究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对于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我们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要中西医药、各学科、各领域团结合作,共克难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5370-841490.html

上一篇:坚决拥护“依法治国”(附两点建议)
下一篇:壮烈殉职的白衣战士永垂不朽!
收藏 IP: 124.205.129.*| 热度|

6 吕喆 蔡小宁 苗元华 李土荣 wqhwqh333 rosejump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