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母校110岁了

已有 5510 次阅读 2012-10-21 05:20 |个人分类:心有所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母校, 济宁一中

我的母校山东省济宁一中刚刚度过了110岁生日。前天,也就是1019日,在母校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

 

1978年到1984年,我在济宁一中学习了整整六年。说来惭愧,直到两天前,我才知道母校成立于1902年。以前上学的时候,只知道这所学校历史悠久,但没有留意它究竟是哪一年成立的。

 

根据网上的资料,母校济宁一中成立的时候,名字叫做直隶州官立中学堂,是当时清末山东省最早兴办的“新学”之一。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名字是山东省立第七中学。后来又叫山东省立济宁中学,再后来才改为山东省济宁第一中学。我一直觉得,母校的历史悠久,跟济宁地处孔孟之乡有关,孔子、孟子的老家分别在济宁下辖的曲阜和邹县。母校的文化底蕴,应该也是孔孟之乡熏陶出来的。

 

我在济宁一中念书的时候,学校的规模不算大。1978年,济宁一中第一次通过全市统考择优录取初中生,当时招了4个班,每个班52名同学。1981年,高中录取仍然是全市统考,招4个班,每个班52人。高三的时候分文理科,4个班里各有部分学生进入文科班,同时接纳了部分高考失利回来复读的同学,这样每个班依然维持在50几名同学的规模。如此算来,全校六个年级不会超过1500名学生。

 

现在的济宁一中,学生规模达到了5000多人。其部分原因,是90年代以来,济宁一中陆续合并的原来的二中和三中。后来听说,一中现在只有高中部了,每个年级都有好多班。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屈指算来,我上一次踏进一中的校园,已经是十多年前了。

 

我是初中3班和高中4班的学生。初中的班主任是丁延民老师,他教数学。他那时没有大专学历,全靠自学成才,教学特别认真。高中时,我的班主任是史伟老师,教语文。其他老师有:牛敬礼(数学)、姜郁侬(物理)、刘琪华(化学)、段启武(化学)、文作家(英语)、陈海屏(政治)等。这些老师都是特别认真负责的。那个时候,高中的唯一目标就是升学,老师的压力也特别大。下午放学后,老师主动留下给班级补课,是特别常见的。晚上,有些老师也会从家里赶过来,看看同学们是不是在认真上自习。这些老师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来安排的。

 

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和鼓励下,我们当年的高中4班,还是比较争气的。80年代中期,全国叫得最响的四所大学分别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这是公认的第一梯队的名牌。我们班高考的前4名就分别被这4所学校录取了。这个成绩在大城市的重点中学里,固然不算什么,但那个时候这些名牌大学每年在山东省的招生名额也就5080名,能轮到某一所学校乃至某一个班的概率是很小的。

 

刚刚考上大学的几年里,每逢过年,高中同学总要集合在一起,到老师家里去拜年。大学毕业后,在外地的同学渐渐地不再每年回济宁过年了,去给老师拜年就更谈不上了。比如,像我这样东奔西走的人,跟中学老师失去联系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今年夏天在北京,跟在北京工作的几位高中同学取得了联系。他们当中,有部队大医院的主任医师,有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还有投身商界的,从事行政工作的,大家过得都不错,均属于事业有成。不过,我们这一届同学里,好像还没有特别出名的。

 

济宁一中校友里面,最有名的有几下几位:

 

——著名的歌词作家、人称乔老爷的乔羽

——中国人工喉的创造者杨仁中

——曾经是全国最年轻女教授、北大教授来鲁华

——抗癌明星、复旦大学教师于娟

 

一所地方中学,能出几位全国闻名的杰出人才,也算不含糊了。

 

下面是母校的三张照片。第一张是老校门,正对的是红楼,以前是德国教堂,我曾经在里面上过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课,好像还在里面排练过合唱《雷锋之歌》和《长征组歌》。第二张是我在校时的办公楼,也叫裙楼,1990年拆除了。当年是老师办公的地方,记得一楼有政治教研室、外语教研室,二楼则是数学物理化学和语文老师的办公室。第三张是现在的校园,我一点儿也不熟悉了。

(照片均来自网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485-624649.html

上一篇:北大的大门就那么难进吗?
下一篇:诚信缺失何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收藏 IP: 173.73.136.*| 热度|

10 陈小润 吕喆 魏东平 吴飞鹏 武夷山 陈凯华 温珂 曹聪 王守业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