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我的中小学读书经历
2009-4-26 19:19
阅读:5647

大约上小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小说,就是个长篇,名字叫做《万山红遍》,作者应该是黎汝清。具体故事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可能就算当时也没有搞明白,只恍惚记得小说里有在山上男女对歌的情节,对当时的我是很新鲜的感受。那个时候认识的字还不足以支撑我的阅读兴趣,囫囵吞枣是肯定的。记得当时家里还有几本书,肯定翻过,但不一定读完了全书。这些书有《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高玉宝的故事》等。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拿回来几本书,一本是《较量》,一本是《洪流滚滚》,还有一套绿皮的《水浒全传》。前两本小说是文革后期的阶级斗争作品,他们分别是电影《战洪图》和《火红的年代》的底本,我把这两本书都通读了,应该借此杀了不少时间。《水浒全传》则是配合“评水浒批宋江”的运动发行的,扉页上还有毛主席的著名评语:“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让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云云。不过,当时我没有读这部书,大约是因为自认为看不懂吧。

 

总的来讲,小学的时候,看小说其实没有太浓厚的兴趣。倒是家里有一本旧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让我很着迷,记得那本书的纸张已经发黑,封面和封底也都不知去向。那本书应该是这套丛书的“天文卷”,因为我记得很清楚,书里面讲到火星上有没有人的问题。另外,有几本美术书,比如《报头图案》之类的,也曾引起我的很大兴趣。那个时候,有一类图案,是把汉字通过扭转、拉长等变体组合,做成人物和动物的图像,对着那些图案努力猜出本来的汉字曾经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小学的时候还被学校强迫订阅过一些报纸,上面主要是一些小学课外读物,还有数学练习题。我应该对这些东西没有显出很大的兴趣,因为除了对一篇讲刘少奇的故事的文章还有印象以外,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78年我升初中,那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次经过统一考试选拨进入重点中学。这样,考进去的同学,也就成了第一拨选拨出来的小地方精英分子。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影响之下,学生的课外书,都成了数学习题集。就算这类习题集,当时市面上并不多见,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是很有名的,要托人才能买到。我记得学习因式分解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晚上,做完了这套丛书的那个分册里的所有因式分解习题,大概有两百多道吧。当时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结束的时候,腰酸胳膊疼,但心里别提多美了。

 

尽管老师抓得紧,学习压力也比小学的时候大,我还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抓住一切机会阅读可能阅读的东西。当时我的大哥已经参加工作了,他有一个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图书馆离我家不远,走路就可以到,我就经常拿着他的借书证到图书馆阅览室去阅读——借书是要核对身份的,但阅览不需要。当时阅览室里的文艺期刊还不如现在一个街边的报刊亭子里面的品种多,但对我而言,已经是一个新世界了。我经常阅读的刊物有《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河北文学》等,当年的“伤痕文学”代表作,我基本上都读过。由于年龄原因,对于那些描写文革苦难的文字,我只是对故事好奇而已,并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人民画报》也是我经常翻阅的,我喜欢看各地的城市面貌,那些图片带给我诱惑与遐想。另外还有几种外国画报,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朝鲜画报》我会偶尔翻翻,记得有一期里报道苏联代表团访问朝鲜,配有大幅照片,还令我对朝鲜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而愤愤不平。

 

初中阶段我阅读的最难忘的课外书,就是那套绿皮的《水浒全传》。那应该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暑假,已经记不清怎么想起来读它了,只记得一开头,就放不下了。我不但白天躺在床上读,晚上在灯下读,而且在全家熄灯睡觉后,在被窝里头用手电筒照着读。今日复明日,一天又一天,脑子里全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这部小说,我至少连续读了两遍。等到初中三年级开学的时候,看黑板上的字迹却是越来越模糊了。没办法,去医院验光、配眼镜,这辈子就终生跟眼镜为伍了。

 

当时,有一套《三国演艺》连环画非常抢手,好像总共有52册,不少男同学照着连环画里面的人物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关羽、张飞、赵云、吕布等大将。每一集连环画我都认真地欣赏过,并且在其诱惑下,千方百计借到了《三国演义》原书,通读了一遍。不过,我觉得它不如《水浒》写得好。当时注意到罗贯中既是《三国》的作者,又是《水浒全传》的合著者,觉得这个人真是了不起。

 

初中升高中的那个暑假,我读了《红楼梦》和《三言两拍》。对于前者,既然人人都说好,我就准备看看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尽管不是很喜欢,也不是所有内容都能看得懂,我还是硬着头皮把上中下三本通读了一遍,算是完成了对中国最好的一部古典小说的第一次阅读。《三言两拍》,尤其是初刻和二刻《拍案惊奇》,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我们古代居然还有这样的“淫书”。

 

升入高中,学习一天一天紧张起来。我们的市图书馆迁了新址,离家远了,没有自行车是去不成的,我只好放弃。那个时候的课外书,除了各类习题集,就是范文选读,再有就是各类名人名言录,供学生摘抄,并运用到议论文里。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搞作文比赛,题目是“我最喜爱的名人名言”,我因为选取了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政治上无比正确,又算紧跟形势,因而获得了一等奖。

 

当时我订阅了《作文通讯》杂志,里面都是同龄人的作文,欣赏之余,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汗颜。我订阅的另一本刊物是《中学生数理化》,上面有陈景润等名人给中学生写的文章,此外每期都有个难题征解。我有一次鼓足勇气,把自己的解题寄给了编辑部,不久就收到编辑部寄来的纪念品(笔记本和其它东西),并在新的一期的应答者名单里看到了我和我学校的名字,从此消除了很多神秘感。那个时候,我偶尔还会自己到邮局买期刊,比较多的时候,我买的是《散文》。值得一提的是,与当时许多家庭一样,我们家也订阅了《大众电影》,这本杂志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伴随我的消遣读物。

 

高中阶段另外一类难忘的课外读物是金庸的武侠小说。80年代初期,金庸的小说并没有在大陆公开发行。我记得有个同学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买到了盗版的《射雕英雄传》,并不是大部头,而是一本一本很薄很薄的单行本。这些单行本是并不是一次到货,而是一本一本买来的,记得最后买齐好像总共有50本的样子。盗版书里面错别字很多,但并不影响阅读。为了买全这部书,也为了得到阅读的权利,几乎班上所有的男生都凑了份子。每次新的单行本到货,大家要排队,每个人的都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读完它,传给下一个同学。因此,不少同学都有过冒着被老师痛批的危险在课堂上偷偷阅读的经历,其中就包括了被老师视为学习标兵的本人。

 

应该说,金庸的小说给人带来的阅读愉悦感是我以前不曾体验到的。在陆陆续续读完《射雕英雄传》之后,我们又用同样的办法读完了《神雕侠侣》。然后,我们的货源就出了问题,直到上大学以后,我才再次得到机会阅读武侠小说。不过,我再也找不回来高中读金庸的那种急不可耐一睹为快的感觉了。

 

总的来说,尽管从考试成绩上看,我当年数理化各科成绩都很好,但是,我的阅读兴趣,却从来没有真正集中在科学领域。我从来没有认真阅读过科学家传记,更没有不少同学读了居里夫人传记后激动得热血沸腾的经历。对于科普作品,我还是喜欢的,但也没有到过为之废寝忘食的程度。可见,我从小就不是一个立志为科学研究献身的人。尽管我后来是以理科学生的身份考入大学,并获得理学学位,但我个人的学术生涯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文科领域。

相关专题:读书荐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485-22834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