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dehua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ehua11

博文

语言(文字)的实在论诠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及认知

已有 4891 次阅读 2020-11-30 11:09 |个人分类:心灵家园|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语言(文字)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种最普遍、最有意义但又最具多样性的东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是必须的、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它同样会对我们产生伤害。

          

   一、对语言(文字)的非语言解读
  怀疑与批判是一切进步的起点,任何伟大的创新与创造都是对前辈的否定,否定的前提是怀疑。所以就从怀疑开始,从对语言(文字)本身开始,在我看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如幸福
腐败优点和缺点等等,越发地对它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就越发地觉得无法理解,觉得这些词语有问题,越发的琢磨不定,就越发地促使我不断的深入思考。熟知未必真知,所以要对记忆思考学习性格等等我们认为很熟悉很了解的概念进行科学剖析。这些概念还不是实在的东西,还可以继续追问直到我们无法追问为止,那就是回到我们的直接感受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身体内的一切感受。因为我们只可能对感受到的存在产生怀疑,对于这篇文章不能只从语言上去理解,而要用你的所有感受去体会。

语言文字不能只从观念上去理解,因为它们的存在必须依赖某一物质载体,视觉上的特殊图形和听觉上的特殊声音,是一种新的物质或运动形式,我们要从视觉和听觉上去理解,语言文字是被我们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只是视听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把视觉和听觉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联系起来了,它们还能对应一个很复杂的视觉和听觉过程,因为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感受到大范围的存在和不能同时感受到感受物的各个方面。语言文字的真正含义是与相应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大脑感受建立起了对应关系,如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等,因为我们的大脑被我们的躯体束缚住了,只能与现实的大宇宙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感受任何存在,但由于我们本身的存在只能直接感受有限的存在。语言文字就是将这些直接的感受联系起来了(建立起对应关系),就是将不同的直接感受转化为间接感受,就是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如“桌子”这个特殊图形及相应的发音,就代表了我们从视觉上听觉上及触觉上直接感受到的某个相应的存在。如从不同角度看,用手摸,用整个身体去感受,以及躯体触摸所产生的听觉感受等。“桌子”的意义就是这些感受的总和。从视觉上感受到的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差别的存在就在前面加不同的文字加以区别也就是形成不同的声音和图像形式。

    

        二 、语言的负面作用

语言对“人”无害即对生理无直接作用,但对思维即对心理有反作用,是双刃剑,语言对于思维(心理)如同技术对于人的身体(生理)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技术对于人的危害与语言对思维(心理)的危害是无法分割的,语言可以影响思维。人类发展到现在,语言已经被过度使用了,很多语言(文字)的表达是没有意义的,有很多的语言概念,就是语言形式本身是不一样的,但它所对应的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过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还有哲学上的唯物,唯心,认识论,价值论,本体论等概念都是语言给我们思维带来的误导。语言是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直接的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下,小宇宙与我们脑部机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对脑部机体改造的结果,然后这种改造逐步延伸到对嘴和手的改造而是嘴和手能过产生复杂的运动,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和听觉感受物,这种改造会扩展到整个躯体。

语言就是一种技术,它是人之所以会思考的原因,就是一种思维技术,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所在,是人类思维的载体,是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动力之源泉。语言的出现是宇宙发展的必然,是宇宙进化的表现。但随着人类的进步也就是语言的发展,语言逐渐脱离了其本来面目也就是走向异化,已经被模式化乱用就象某种学说脱离了其时代背景,而被神化之后就走向了反面,禁锢了人们的思维。现在出现的很多所谓的新的词组句子所代表的新概念,新理论只是文字的新的排列组合,表面上是新的但其所代表的内涵与很多旧词组旧概念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多余的无用的只会误导我们从而禁锢了我们的思维。如道德仁义服务等等概念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弹性很大,其实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现实是很具体的,涉及到具体的时间地点具体的人和场景,这些都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感知的,语言文字本身也是来源与人的具体感知。现实是没有语言的只有具体的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还有身体内的感受。所有的这些感受才是实在的,现实的。语言文字本身也只是一种特殊的视听感受,它来自于我们的各种感受,所以我们要真正理解语言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就是要是将它们还原为我们的直接感受,因为语言文字来自于我们的感受必定回归于我们的感受。

语言如同我们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使我们进步,却也带来了负面作用,以前表现的不明显,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忽视了,其危害如下:

1.语言助长了我们的思维惰性,前面已经论述过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是人类其它一切理论的最基础的背景理论,而直到现在对于语言解释只停留在用语言解释语言,一遇到不断的追问就用语言作为挡箭牌,如“这是人的本能”、“人性的善恶”还有“这是自然规律”等等。看似有道理能作为问题的回答,只要再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这是典型的废话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还有很多我们喜欢提的问题也是语言的误导是没有意义的,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2.误导人们的思维,语言来至于我们的感觉,是各种感觉感受的产物,它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只要被我们感受到就肯定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影响,一个无知的大脑(具有相对性,如小孩)是很容易被任何相关语言所误导的,因为无知的大脑对任何信息都没有排斥性,是照单全部吸收的,只要是吸收的就会对以后相关信息具有排斥性,这种排斥与同一个时空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物质是一样的,如不同的电磁波相遇会互相干扰,因为语言也是一种实在。

3.被变向的重复使用,导致我们的大脑出现混乱,从而影响我们对事实的分辨和判断。很多文字,词组,词语概念看似不一样,其实其实质是一样的,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我们无法弄清其意义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洗脑能过实现的原因,我们所谓的人的能动性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的。

4.语言是现实的很小一部分,但往往被作为现实,也就是将现实观念化或理想化。所有的事件,环境等其它一切实在都是有语言进行描述和论述的,但语言是无法真实的反映这些实在的,因为它们涉及到各种感觉,所以这就会使我们把问题看的过于简单而使我们的思维僵化,不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也就是阻碍大脑的进化或使进化出现偏差。


            三、语言与货币的相似性

  我们知道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货币,同样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的作用是作为个体间思想交换的媒介而货币的作用是个体间生活用品交换的煤价,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内容但形式上是很相似的。语言的意义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它对应着某种实在的感受或感受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视觉和听觉感受的对应,彼此紧密联系、不能分离。货币的意义也不在于货币本身,同样在于它可以兑换对我们有实际意义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货币本身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实体(以纸或金属为载体),它对应着相应的现实的实体及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从感受角度,货币就是数字也是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说货币其实是语言的特殊部分(就是数字),直接对应着某种心理感受的演化。

            我们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就是生产直接现实的产品而虚拟经济就是金融(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的纯货币数字的交易,当然是以一定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也就是对应着相应的实体。虚拟经济的总量应该有实体经济保持基本一致,这时的虚拟经济才是健康的,如果虚拟经济总量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的总量,那么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没有相应的实体与之对应,这就是货币被滥用了,对于整个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利的,如果货币被极端滥用则会引起整个经济的混乱而出现危机也就是经济链条的破裂。对于语言文字也就具有类似情况,语言文字作为特殊的视听感受,它的意义在于对应着某种实在的感受或感受过程。如果某些语言表达没有相应实在感受与之对应或者这种对应感受已有其它语言(文字)形式与之对应,那么这就是多余的被滥用了。所以,语言与货币的使用一样,假如语言被极端滥用,同样会引起我们的思维混乱,很可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畅而引起社会不稳定,现在语言已经大量滥用,很多的语言使用的重复或是没有实在的对应实体,就是谎话和废话。人的各种内在压力,都是来源于语言文字的作用,不恰当的语言文字的相互作用,肯定会导致思维的混乱,各种压力感都是由此产生的。这中混乱非自然的发生就会是相互作用的进化极端异化如出现精神异常,甚至而会影响到下一层次的演化,如自杀现象(由某种心理感受的破产而导致生理感受的破产),所以,经济危机就是一种语言危机也就是一种心理危机。还有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形式恰好对应着各个国家不同的货币形式,各种文字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各种货币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特别是字母文字完全就是数字的排列组合,其差异就是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字母文字和数字都是远离具体视觉感受的高度抽象视觉感受,而方块字则离具体的视觉感受近一些,有较复杂的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形象。这样书法这一特殊绘画艺术就形成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2786-1260462.html

上一篇:[转载]专访|《感觉实在论》作者汪德华:我们就是宇宙本身
下一篇:金秋10月—惠州的田园风光
收藏 IP: 61.141.2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