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聚
盛世边陲老友聚,
傣家美食大众乐。
余辉聚变红烛泪,
清溪汇成湄公河。
——任教傣医药学院,喜遇老友
[不去三亚的候鸟们,云集避寒圣地西双版纳。给人印象,到这里,就是吃喝玩乐。
其实,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大批内地人来到这里,扎根这里,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为西双版纳的美好,奉献了一切。
近年,教育部在这里兴办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超40人的“银龄”教师(60-70岁,退休高级职称),不顾年迈体弱、亲人分离,奔赴西双版纳,支边教育,用专业余热,照亮边陲。
今天是周末,离开教室,与结识30年的老友相聚,有感而发。]
(2025年4月5日 于 允景洪 俊兰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巳清明
天蒙蒙亮,迎着清流,我与夫人,漫步在屋宇之间的马路旁,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极速的车流。走到一个高处,哇,红彤彤的太阳,挂在东南角的天际线上。
我第一次到允景洪,是一九九零年。那时的黎明之城,房屋矮小,路径狭窄。坐在最生态的小食店里品尝傣家美食,不时听见猪哼,嗅到牛粪,蚂蚁爬到餐桌上,一巴掌拍下去就解决问题。
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允景洪成了边陲都市,通宵达旦的万家灯火,照亮了黎明之城。外地人圈地,外地人建房,外地人摆摊,外地人逛街,外地人品尝外地美食。象征着地方特色的大象、孔雀,乖乖地退居到高楼大厦的房缘屋脊,车水马龙的道路附设。一切,换了,都换了。
又犯了,城市小资品头论足的坏毛病。
山川河湖,草木虫兽,是宇宙运动的产物。不经意间,蹦出了人类。人类以有爱憎、会思维为特质,窥探,利用,征服,改造这个宇宙,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人类也有苦脑,就是对自我,对周遭,无事找事、评头论足。
是的,在这混沌清明节,母亲苦难日,我没有资格评头论足。我应该记住精华,抛弃垃圾。所有的不顺意,都是垃圾,不能存留的垃圾。
于是,翻出最近几天的手机随手拍。用静态图片记录黎明之城的现代秀美。 感谢祖先的前赴后继,传递了我血脉,感谢母亲的奋不顾身,给予了我生命。
(2025年4月4日 于 允景洪 俊兰园)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兆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1431-148080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