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
仙米遥从勾漏得(清人咏葛仙米三首)
2025-9-8 09:42
阅读:1131

1.png

葛仙米是拟球状念珠藻的俗称,是一种经济淡水生蓝藻,自然形态呈墨绿色球状。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晋,集道家、医学家于一身的葛洪被尊称为“葛仙翁”,据传他曾采食这种藻类,物托人名,遂称“葛仙米”。

庞垲(1657-1725),字霁公,号雪崖,河北任丘县庞家营村人。清康熙十四年(1675)举于乡,康熙十八年(1679),以博学鸿儒召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后历任内阁中书舍人、工部都水司主事、员外郎、户部广西司郎中、福建建宁知府。庞垲每历一官,作诗辄自订一集,《舍人稿》、《工部稿》、《户部稿》、《建州稿》等,总题为《丛碧山房诗集》。

2.png

庞垲《招陆义山、徐胜力、李公凯、袁杜少围棋,即尝葛仙米(米出勾漏山洞中)》:炎天何事消长昼,只有围棋山阁中,仙米遥从勾漏得,午餐堪与故人同。开怀那可无尊酒,解带偏宜对晚风。未息工徒休拟去,市尘如雨正蒙蒙。

广西玉林北流县勾漏洞,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流传葛洪在勾漏洞炼丹修道。勾漏洞出葛仙米,作羮甚美。庞垲此诗载《工部稿》,可证当时葛仙米已由广西北流传至京师。

庞垲在京师工部为官时,招好友陆义山、徐胜力、李公凯、袁杜少来寓所一起下围棋、品尝葛仙米。

徐嘉炎(1631-1703),字胜力,号华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庞垲与徐嘉炎是同一年举博学鸿儒。在庞垲(号雪崖)寓所品尝葛仙米之事,徐嘉炎亦有诗咏之。

3.png

徐嘉炎《同人集雪崖斋,共尝葛仙米,赋赠》:不求勾漏令,未易觅丹砂。偶噉仙翁米,言从水部家。清泉甘茗粥,香饭杂胡麻。念子绿诗瘦,真堪吸紫霞。

噉[dàn]:吃。水部:庞垲任职工部都水司。清泉甘茗粥:庞垲或许是将葛仙米做成粥或羮请诸位同僚好友品尝。

庞垲请同僚好友品尝葛仙米不止一次,在户部任职时又有一次,且又有李公凯。李铠,字公凯,号惺庵,江南山阳人。与庞垲、徐嘉炎都是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

4.png

庞垲《招毛会侯、李公凯过寓,适有惠余葛仙米及鹧鸪腊者,即用作供,诗以纪兴》:正愁待客无佳味,岭表分珍喜不禁。白发订交谁道晚,青春沽酒好论心。羹炊勾漏洞中米,腊熟黄陵庙里禽。更约淮南李供奉,同尝异味坐宵深。

此次聚会,不仅有葛仙米,还有鹧鸪腊。鹧鸪腊:或是腌制的鹧鸪。

清代广西勾漏葛仙米甚有名,本博之前已介绍【清】周之琦《玉漏迟·耦庚席上赋葛仙米》“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长安,甑尘闲笑。”(句漏:句[gōu]通“勾”)【清】鲁璸《咏齐山葛仙米》“昔闻勾漏悬崖下,今见齐安绝涧中。”

清代共进行过两次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第一次是清康熙十八年。康熙十七年下诏:“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朕万几余暇,思得博通之仕,用资典学。其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勿论已仕未仕,中外臣工各举所知,朕将亲试焉。”各地共推荐了188人应试,其中36人或不愿被荐,或称病未试,实际应试152人,录取了50人,其中一等20人,二等30人。徐嘉炎一等,庞垲、李铠二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5009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