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荔枝丰收
福州西禅寺三合堂前的千年荔枝古树,种植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
梁迪《荔枝诗》:嘉树天南夸荔支,盘根古干斗离奇。离奇曲屈偏林麓,发尽炎州气清淑。祝融之墟近扶桑,赤日流光恣沐浴。吐萼敷荣向深冬,历春徂夏生机足。涵濡雨露裹阴阳,震离真精此含蓄。鸣蜩应候一气催,千株万株刚报熟。熟时迸作星熊熊,错落次躔大火中。火炎半空烟不起,高下江天映尽红。漫将艳丽矜颜色,珠玉心田人不识。擘来莹彻水晶盘,没齿琼浆争服食。食余五内发金沙,肌肤烁烁生光华。神仙药饵无过此,何用勾漏求丹砂。世人爱之如琼玖,贵贱遭际物时有。愿逢赵尉贡汉庭,销铄无徒付众口。
其二:禀得南州气,缃枝黛叶俱。文融朱鸟火,质蕴水精珠。炙日香偏远,凝冰味更殊。正宜扶荔筑,移植在庭隅。
荔支:即荔枝。炎州:屈原《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泛指南方广大地区。次躔: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勾漏:山名。在广西北流。唐·杜甫《为农》“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赵尉:赵佗,任秦朝南海郡尉,后在岭南建立南越国。《西京杂记》“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南越王赵佗向汉高祖刘邦进献岭南珍品,其中即有荔枝。)扶荔:《三辅黄图》“扶荔宫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荔枝得名。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城上林苑建造扶荔宫,尝试移植南越荔枝等植物,不成功,还杀了种植守护者数十人。)
梁迪《夏至后三日集何野望城南池馆,同赋一物,得荔枝,用五歌》:园林至后好,丹荔正盈柯。色与朱华并,灵钟火德多。能消金肺热,堪映玉颜酡。不有红云,其如此日何。
五歌:五歌韵。
梁迪,字道始,广东新会人。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有《茂山堂集》。
本博主附言:今夏在昆明,荔枝不少吃。先品妃子笑,桂味接手持。养眼丰收图,再读前人诗。红映翠绿枝,心满意足时。
又:曾参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扶荔宫,乃一占地4200平方米的温室群,名称源于汉武帝上林苑温室典故,由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命名。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49335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