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
清人史善长《东还纪略》中的江豚和白鱀豚形象
2025-7-6 13:20
阅读:390

史善长(1768-1830),字春林,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父游幕至粤,遂占籍番禺。生十月丧父,母抚孤成立。一应童子试,不售,纳资得知县,分发江西,宰余干,有治才。坐失察,遣戍伊犁,三年放归,以诗酒自娱。著有《味根山房诗钞》九卷、《轮台杂记》二卷、《东还纪略》一卷。

《东还纪略》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史善长在新疆接到赦还之命,三月初四从乌鲁木齐出发,八月十八日抵达广东家中,共行一百九十四日,水陆程一万三千余里,用路费八百三十金。其中有段路程是走长江水路——

1.png

六月二十三日抵汉阳……泊武昌城下……二十四日完武昌厂税。二十五日出青山口。二十六日泊武昌县。二十七日泊黄州西山下……二十八日至道士洑。水无风而有浪,山非春而常青。二十九日出洑三十里,避风夹洲,申刻大雨,篷如漏卮,布巾瓦盆,左移右缺。二十九日雨住,风未息,群豚拜浪,双2.png翻波,望洋惊叹!三十日至蕲州。

道士洑,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临长江。史善长在距道士洑三十里的江中夹洲避风,看到一群江豚拜浪,两头白鱀豚翻波,惊叹不已!

白鱀豚,古称白鱀、白骥,史善长写作2.png

这则记载,时间地点俱全,场景描写生动,很是珍贵!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49257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