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申吉(1635-1680),字锡餘、澹餘,安邱(今山东潍坊安丘市,清代避讳孔子改“丘”为“邱”)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二十岁中进士,康熙十年(1671) 三十六岁出任贵州巡抚。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叛清,曹申吉被俘,康熙十九年被害。“三藩”乱平后,康熙帝以为曹申吉降吴,定他为“逆臣”。后雍正帝撤销其罪名,乾隆帝为他彻底平反,入忠烈祠。
在国家图书馆网站翻阅《安邱曹氏遗集三种九卷》,其中有曹申吉《澹餘诗集》四卷、《南行日记》一卷。诗集中有咏江豚诗两首,日记中对这两首诗的时间、地点、场景等均有详细记载。
《舟行即事》:鸣榔冲荻浦,伐鼓出沙洲。日澹云仍阁,波平雾半收。鸥浮狎片桨,豚拜响中流。隔岸烟沉里,渔歌略唱酬。
康熙六年八月,曹申吉奉命作为特使祭祀南岳,其《南行日记》载:九月二十九日,晓起,舟子来报风止,遂命舟急渡,时余波未平,北风甚便,顷刻而济,入武昌城。三十日,以换舟,留江夏不发。十月一日,过江入汉阳……二日,登舟时已薄暮……三日,舟发江夏,风自南来,行十余里即泊。四日,五鼓,雾中发舟,予眠未起。比起,见波上烟雾乍浮乍解,江豚群立,渔网不绝,即景成一律:“鸣榔冲荻浦,伐鼓出沙洲。日澹云仍阁,波平雾半收。鸥浮狎片桨,豚拜响中流。隔岸烟沉里,渔歌略唱酬。”夕宿京口驿。
《江干》:江干频滞棹,春入怯长征。日日辨风信,时时计去程。乱豚吹雨出,孤鹳隔云鸣。回忆衡庐色,名山眼界清。
《南行日记》载:康熙七年元旦……一日、二日皆大风,波涛山立,是处适当彭蠡之冲,水尤湍悍。三日,舟始发,行九十里抵彭泽城……过彭泽七八里许,为小孤山,片石屹立,四围如削……晚泊磨盘洲,为江南望江县境。至夜,狂飙骤作。初四日,竟日不止,幸舟泊小港中,稍免震动。初五日,微雨,有作:“江干频滞棹,春入怯长征。日日辨风信,时时计去程。乱豚吹雨出,孤鹳隔云鸣。回忆衡庐色,名山眼界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48682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