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
失声成一悔,缝判花犹合(故乡童年回忆之十三)
2025-2-18 13:44
阅读:929

4.png

陈梓《钉碗》:失声成一悔,作达强无聊。缝判花犹合,锋铦黝未消。纵能完百碎,已不属全窑。况敢频疏忽,重令客气骄。

偶读《姚江诗录》,见陈梓(字俯恭,余姚人,清雍正癸卯举博学鸿词)《钉碗》一首,联想到童年在江苏常州奔牛所见之锔碗。

瓷器坚硬耐磨,使用持久,可一旦摔破,不禁“哎呀”一声,感叹可惜!(“失声成一悔”)。过去乡村家中多是土地,瓷碗不慎落地,多成两瓣(“缝判花犹合”)。别急!主人不会丢弃,待走村串巷的锔碗(也称“钉碗”)匠来了,便可修补好,滴水不漏,照常使用。锔碗匠有手艺,关键还有工具,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锔碗匠用金刚钻在碎瓷片两边钻出小孔,再用锔钉(扁铜条或铁条)敲进孔中。

爷爷兄弟四个,爷爷是老大,与二弟、三弟同住一个村子,我称呼“二爷爷”“三爷爷”。记得一次有锔碗匠来村里,被二爷爷叫住,不是补碗,而是要补一个陶瓮。哪知这个锔碗匠手艺不精,原裂处没补好,还又敲裂了一块,期间还吃了二爷爷一个水萝卜,气得二爷爷不要他补了。

5.png        用金刚钻钻孔(图片转自网络)

6.png

锔好的碗(图片转自网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47367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