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pubmed 0代码在线绘制160+科研图

博文

免费在线绘制CircRNA吸附miRNA圈图

已有 2117 次阅读 2022-5-17 09:5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什么是环状RNA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没有5’帽子和3'poly (A)尾巴的环状闭合非编码RNA分子。

 

图片1.png

如上图所示,基因组上的外显子1,2,3,4,5,6可以转录形成线性RNA分子,例如右侧中间的线性RNA分子由1,2,3,4,5,6号外显子形成,右侧下边的线性RNA分子由1,2,4,5,6号外显子形成(不同的转录本)。这些线性RNA带有5帽子和3’polyA尾巴。

 

而大部分由外显子组成的环状RNAexonic circRNA)是通过外显子的反向剪切(back splicing)形成的。例如左侧的4个circRNAs:2号外显子自身环化形成(上);3号和2号外显子环化形成(左);5号和4号外显子环化形成(右);4号、2号和3号外显子环化形成。这些环状RNA没有polyA尾巴,不受核酸外切酶影响,不易降解,表达更稳定。

 

注:还有内含子等来源的环状,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外显子来源的。

 

CeRNA机制

 

CircRNA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吸附miRNA,影响mi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即所谓的ceRNA(竞争性内源RNA)假说。

 图片2.png

2. ceRNA机制

 

如图所示,circRNA以圆形表示其中包含磁铁图标,暗示它可以吸附周围的miRNAs分子(miRNA分子以梳子形式表示);而miRNA又可以靶向mRNA,从而抑制mRNA的表达。这样就形成了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轴(circRNA-miRNA-mRNA)。当circRNA表达升高时,它吸附的miRNA就多,导致靶向mRNA的miRNA减少,mRNA被抑制的程度降低,从而mRNA的表达量也升高。这种低-高-低,或者高-低-高的现象就是ceRNA假说。

 

环状RNA吸附miRNA的预测

现在一般以常规的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例如targetscanmiRanda等来预测circRNA与miRNA的结合。我们微生信也推出了在线版的miRanda预测模块,可以预测miRNA与circRNA的结合。预测结果一般是miRNA在circRNA上的结合坐标。我们可以形象化地用圆形结合图来展示环状RNA与所吸附的miRNA的定性(哪些miRNA结合)和定位(结合位置)关系。

 

环状RNA吸附miRNA结合图

例如这篇:CircNT5E Acts as a Sponge of miR-422a to Promote Glioblastoma Tumorigenesis文章的fig6A

图片3.png

图中以棕色圆形表示circNT5E,以红色小矩形表示miRNA结合。今天我们使用微生信平台来在线模仿下这个图。当然,这个图中用的miRNA是用小矩形表示的,不够圆滑。

 

1,打开circRNA-miRNA吸附圆形图绘图页面

 

http://www.bioinformatics.com.cn/plot_basic_circRNA_miRNA_ring_plot_083

图片4.png

 

2,查看示例数据

图片5.png 

 

输入数据包括两个:

第一个是circRNA名字及坐标。这里默认起始坐标是1,终止坐标为你的circRNA的长度。

第二个是miRNA的名字及坐标。第一列是名字,第二列是结合的起始坐标,第三列是结合的终止坐标。

注意1:部分预测软件,例如miranda预测结果中只有一个坐标,因此,我们要加上miRNA自身的长度,构成第三列。三列齐全才能绘图,因为后台程序没有判断miRNA长度的功能。

注意2:miRNA的结合位置要从小到大排列下才能作图。

注意3:本模块仅处理一个miRNA轨道的情况,对于miRNA吸附位点坐标有重复的本模块也不能处理。例如,若两个miRNA的结合位置是:20-4025-45,由于中间25-40都是重复的,所有需要两个轨道才能绘图。

 

3,拷贝并粘贴数据

图片6.png

 

4,修改参数,并提交

该模块可以修改颜色,字体大小等。基本可以满足90%的需求了。

图片7.png

5, 提交出图

图片8.png 

没有预览就是没有出图,这时请参考前面的注意事项,检查输入数据格式!

 

若存在文字截断,需要修改字体等,可以使用inkscape软件进行操作

 

微生信云平台  注册用户40000 引用415

微生信云平台(http://www.bioinformatics.com.cn)以160多款在线作图、在线数据分析工具为基本方式,致力于0代码分析数据,0代码展示数据结果,帮助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40000多名科研工作者更便捷地分析数据,了解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生物医学意义,助力发高分文章,促进知识传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7141-1338903.html

上一篇:Affymetrix SNP6.0芯片分析
下一篇:饼图审美疲劳?来试试扇形图(彩虹图)吧!
收藏 IP: 117.143.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