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妃
“海外中国年”与边缘文化认同
2013-2-22 17:04
阅读:5147
标签:center, border, middle, 春节
 
“爆竹声声辞旧岁”、“沸地笙歌赛社神”、“东风夜放花千树”、“火树银花不夜天”,古往今来,描述春节的诗词不胜枚举。在中华大地上,春节中的各项活动依旧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他乡故国此宵却不同。
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游子多有感叹,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中国年的年味儿就像一杯清茶,越冲越淡。
诚然,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车轮的倾轧之下有所磨损,但其也会在与他乡文化融合过程中产生转化。
人类各地域各种族文化一直都处于流动的状态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混血在很多国家成为普遍现象,多种族文化并存于一定的地理区域与社会关系中,它们不断摩擦、碰撞与融合。
然而,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环境中,由于为人处世时思想、价值、习惯、信仰和生活习俗的不同,混血文化往往含有主次之分,在国家、宗教、教育、社会阶级、性别、年龄等不同层面,产生不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
海外中国年正是处于各国主流文化与生活习俗之下的一种亚文化。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习俗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中得到认同和共享,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传播。然而,这种独特的价值认同与生活习俗,同样会受到当地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束缚和规范。
身处异质文化之中,持有这种亚文化的海外华人群体成了所处国家或地区的小众。一方面,传统中国年与中华母体文化基因的潜在作用使他们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原有文化的成规,游离于主体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故国,他们对原有文化也逐渐产生疏离感。
在异国经历基本生存考验并初步站稳脚跟之后,亚文化群体大都力图融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然而,故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双重身份却让他们陷入困境,丧失了归属感。很多海外华人不得不苦笑,自己就像“猫头鹰”与“蝙蝠”——非猫,非鹰;非鼠,亦非鸟。
香港学者蔡昌在《新移民论:社会学的见解》一文中曾把海外华人的心态分为六类:以旅居者的心态落叶归根,完全受移居地同化斩草除根,为适应移居地社会落地生根,为追寻及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寻根问祖,与故土断了联系的失根离祖,以及不愿安居和生根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再生重根。
六种对“根文化”的态度最终形成的身份认同感自然天差地别。那么,海外华人是该排斥抗拒,还是等待被同化、被自然接纳?有人认为,在文化混血上,如果可以减轻被厚重的原文化根缠的压力,放开心胸,就不至于产生过多困扰。
然而,此消彼长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已不见鲜。华人习俗在西方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碰撞与摩擦,已随着时间的变迁融没于当地文化之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牛华勇曾撰文表示,在南洋,除了马来西亚对华人语言文化有所传承和保留以外,新加坡、印尼、泰国的华人对此早已淡漠。
一面是来自他乡异质文化的冲击,一面是传统文化自身随着历史发展所面临的后继无人的窘境,处于社会亚文化地位的海外中国年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如何在海外华人中继续流传和发扬光大下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工程。
冯丽妃    《中国科学报》    (2013-02-22 第1版 要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丽妃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6441-6641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