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娣
对赵燕语录体感受的感受
2014-12-26 16:42
阅读:4959

        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偶本家赵燕妹子的博文《关于四川大学周鼎老师“自白书”的语录体感受》,引来了诸多评论甚至争论。偶本来昨天就写了篇《上课是一份良心活》的博文,对周鼎事件从高校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之困境的角度谈了点自己的看法,忙活干工作呢,不想再发言了。当然本家的博文涉及的面更宽泛,观点也更犀利,但都是对当下高校现实从表象到实质的思考,或许有些观点偏激了点,有些措辞激烈了点,不过,对于玩意识流的博主来说,这很正常,关键是能发人深思引人思考,就是一篇好博文。

        谁想下午看到科网好几篇相关的博文,有批判的,有支持的。偶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何况受赵燕妹子博文的触动,所以忍不住还是来再引申一下。当下的高校,的确已经在许多地方失去高校的应有之义了。比如博文中的第六点: “一所大学要尽力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尤其是卖力气干活的老师”,现在高校教师有这样的归属感吗?不敢说都没有,但估计大多数人是没有多少归属感的。说个刚听说的事,现在年轻教师是要与学校签合同滴,据说达到一定年限就有权选择是签3年或签5年,大概学校以为年轻教师都会巴巴地签5年,谁想大多数人却都选择签3年。大学,无非也就是一个工作单位,每年只有给教师们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却鲜有真正的关心、爱护,要让人爱也真的太难。

         最让偶感叹的是博文中的最后两点:“大学更强调的其实是多样性,包括教师风格的多样性,其实正是大学给学生的影响之一,而且是重要的影响。大学可以容许各种类型的教师,会向学生传达一个信号:大学是自由的。当没有这种潜意识的传达时,大学就不再自由,没有大学教师风格的自由,就不再有学术的自由。”  “大学对老师尊重,才能培养高校文化。现在让考核搞得大学像部机器一样,冷冰冰的。把大学弄成职场、类似商场般的战场,不可能产生出思想,文化,格调,以及高尚、道德等等高校应该产生的东西。”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大学真的变得冷冰冰的,让人由里到外的冷。比如考核的时候只是要求报这个那个的数据,用经费、课时这种最外在的数据去评价教师,甚至让学生的打分成为评价教师上课好坏的唯一标准,然后用工分、绩点回报教师的付出,合格不合格就和考试分数一样划一条线,我听说有学院在考核中,把因为生病没完成工作量的教师给下岗了,没什么余地,更别提什么感情。

         偶在赵燕妹子的博文后写了个评论:“大学要给那些实实在在干事情的人应有的肯定,而不是让投机取巧的人捞尽了好处。无论在什么岗位,如果都是投机分子或有权势者才有各种机会,无疑是鼓励大家都要么去争取当官,要么去抱大粗腿。”    可惜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恰恰就是投机分子大行其道,干实事的大多吃亏。

         大学,以前一直被人比喻为有点超凡脱俗的象牙塔,与充满勾心斗角刀光剑影的社会相比,似乎会多一份纯洁多一份温情,而现实是,大学早已是一个小社会,更因为里面都是高智商的人,那种勾心斗角大概更多了点曲折,多了点隐晦,多了点阴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美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474-85407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