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百年古桥被拆,痛心啊!

已有 6448 次阅读 2014-11-15 12:47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黄洲桥, 古桥

          澎湃新闻报道了江西崇仁县黄州桥被强行拆除的消息:江西省文化厅发“红头文件”,仍未阻止县政府强拆百年古桥 ,看后真的感到非常痛心。

          黄州桥位于崇仁县城。宝水河横贯县中,将县城一分为二,黄洲桥又将两半纽结起来。据《崇仁县志》载:唐时“于河上编竹为杠(即浮桥),鱼贯而渡,水溢而漂坏,水疲时复葺理用,力劳勉于病涉。”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佑八年(1248)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至咸淳六年(1270),县丞嘱好义之士陈纯中倡首,合众力重建,费钱11000余贯。建成的石桥高20米,南北两端筑阶而上,桥面两侧建屋40余楹,中建一祠,桥两头设门启闭,气势雄伟。桥成之时,民甚乐之,请状元文天祥(民族英雄)为之题匾,书“黄洲桥”三字。元、明两代,黄洲桥屡坏屡修,并以捐资的豪绅名改称“德平桥”、“天启桥”。清代顺治至道光二十年(1644-1840),石桥几乎毁坏殆尽,遂代之以浮桥。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并借鉴临川文昌桥的经验,清河基将桥墩建在岩石上,又采用当时的先进建筑技术,加以改进。“自墩脚步砌至梁眼有14层,出水小花墩繇梁眼,上至边石,以24层为率……墩前加金钢雁翅一座,以杀水势”,十分牢固。民国时期,一度改名“中正桥”,年久失修却无人过问。1965年,扩建为八墩九孔的钢筋水泥大桥,桥面加宽至10米,两边增辟人行道,并装置了华丽的桥栏和吊灯。1969年特大洪水冲损桥墩,后又修复。

             由于这座古桥不能承载日益增长的负荷,崇仁县政府决定拆除老桥,在原址修建新桥。此消息一出便有专家呼吁而且引起有关媒体的关注,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在得知崇仁县计划拆除黄洲桥的消息后,组织了“黄洲桥”考察组共四位古桥保护专家赶赴崇仁县城。专家在对古桥进行考察后,初步认定黄洲桥的主要结构仍保留着道光年间的原制,是具有170余年历史的古桥,并向县领导说明了黄洲桥独特的历史价值,希望他们能重新考虑拆桥方案。当天,考察组向崇文县出示了由5位成员签字的“黄洲桥”鉴定书,肯定了黄洲桥的文物价值,称其为“古石桥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一体”。9月2日,考察组又起草了“关于对黄洲桥处置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将黄洲桥改为行人/非机动车辆专用桥,研究新桥有无可能在附近设置”的建议。

          9月22日,江西省文化厅曾向抚州市文化局、崇仁县文化局下发了《关于不得擅自拆除崇仁县黄洲桥的意见》,文件称“未经审批同意之前,该桥必须实行原址保护,不得擅自拆除。”然而,这份“红头文件”并不能阻止施工队的步伐。 11月12日上午9时许,宝水河边的一辆挖掘机驶向这座名为黄洲桥的九孔古桥,不久部分桥孔轰然倒塌。

         黄洲桥是崇仁县城仅存的最后一座古代桥梁遗存,是崇仁县建成史的历史证物,是崇仁县人民的骄傲,具有任何新建桥梁无法代替的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但政府却认为古桥的设计现在已经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经常堵车,在保护古桥和城市的发展之间,政府选择了发展。其实,类似的事件已经多次发生了,更有许多时候还有拆了古代的真古迹,到有钱的时候又花大把金钱去重建古迹。  

         据介绍,黄洲桥连接着崇仁县城的新旧城区,在县城的交通布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县城内60%的人流车流都会经过黄洲桥,因为桥面较窄,又存在安全隐患,虽进行过多次加固,但仍不能承载日益增长的负荷。而重新选址建新桥涉及到老城区拆迁和道路规划问题,成本太大,工作也太复杂,所以政府选择了在原址建新桥的决定,他们的理由是“黄洲桥甚至连县级文保单位都不是”。

          查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在抚州城市网的新闻频道/崇仁资讯,在昨天的11:59发布了一条新闻:《崇仁老桥“黄州桥”已拆》,只是这条新闻不知何时竟已经被撤下,打不开了,不过从百度快照还可以看到该信息,为古桥被拆而心痛的情绪清晰可见,估计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把该消息撤下的。细想一下,不难看出政府做决策的时候那种短视,现任领导想的是不要因为桥的问题出现安全事故,大概也认为建一座新桥是为当地造福的举措吧,却没想多少年后也许便是拆除了崇仁县城仅存的最后一座古代桥梁遗存的罪人呢?此事中也足见文保单位的无奈和没有权威性,这让人想到环保机构经常遇到那些尴尬和无奈,只要是与政府决策相左的意见,基本上大概提了也是白提,也只有一声叹息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474-843618.html

上一篇:咬文嚼字:万邦来朝
下一篇:由黄州桥想到的二酉山房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32 蔡小宁 秦歌 杨正瓴 朱晓刚 曹聪 李学宽 李宇斌 张忆文 孟津 陆俊茜 韦玉程 徐耀 刘淼 白图格吉扎布 cbinq bingqc cgl400 zdlhsh yuweihong jianhuiy wou biofans dulizhi95 weilu1 jiareng tywtyw rfm2007 xqhuang czy456 hydi aliala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