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娣
“人生第一次”点评及其他
2013-8-30 16:23
阅读:4221

              歌喉了得的曹大侠唱了一首“人生第一次”向一直号称科学界第一男歌手的陈安挑战,但狡猾的陈安还是采取动手不动口的方法,用一篇博文对付,高高挂起了免战牌。谁想斜里杀出一个程咬金,一直虎视眈眈盯着第一男歌手位置的曾大侠主动挑战,要来个广州双雄斗,让闷了一个暑假的我也兴奋不已,推波助澜,想要弄个科网好声音,还自告奋勇当业余点评嘉宾。现在两个大侠唱的同一首歌“人生第一次”都放在一起,不过点评的人不多,只有贾帅哥发表了一个比较详细靠谱的点评:“认真听了二位的歌,各听了两遍,如果说打分的话,两人分数应该相当接近。曹老师声音很美,有激情有穿透力,唱得也比较圆润、准确;曾老师歌声激越嘹亮,唱得丝丝入扣、字正腔圆,声音居然有些像刘欢的,但听得出来是刚练的,一些细节处理生硬了,当中的“哎”声过渡,我倒也不以为然,跳过可能更好,因为唱是硬唱出来了(不简单),但效果不够理想。但我还是要把这一票给曾老师,他显然先前不会唱,但硬是在短时间内学会了,还“秀”出同样漂亮的作品,这就是功夫!祝贺科学网二位大歌星,更祝贺曾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先拔头筹。。。俺怎么觉得现在是在评委席上像老牌歌星兼评审小组长煞有介事手舞足蹈滴给参赛选手评头论足一番涅?”此点评让曾大侠感到十分高兴,回复道:“贾大帅就是有水平,批人先夸人,别人很容易接受。如果反过来,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就会适得其反。” “贾大帅做评审组长,即有资格也有能力,而且让人心服口服。你的点评就像老师教学生,学生怎么会反感呢?而学生教训学生或者学生指点老师都是大忌。

 

           以上简介和转述结束,曾老师听了几句表扬便把贾大帅的点评喻为“老师教学生”,让我看了直想笑,因为贾伟的姓实在是好玩,偶平时带点玩笑意味的时候便会称他贾帅哥或贾大帅,但比较认真的时候都避免这么称,而是称帅哥贾伟。而曾老师说的“学生教训学生或者学生指点老师”无疑说的是我了,因为前面我起哄的时候先比较了一下以前两位大侠都唱过的歌,认为各有一个胜过对方,而曾老师认为偶说的不对,没听出曹大侠的明显失误还判他唱得好,没有资格当点评嘉宾。偶很清楚,曾老师认为偶便是个学生,这个我从来不否认,用酷我的软件唱歌本来便是曾老师教我的,还向我传授过不少经验,现在居然学生来指点老师,大逆不道啊!不过这个观念偶却一定要先批驳一下,古人便有“教学相长”之说,便是现实中,偶好赖也教学生,最喜欢的便是愿意提问甚至挑老师毛病的学生,现在这个时代,老师知识的局限性越来越大,许多时候是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的,记得有一次当堂有学生指出我的某个说法不对,很让人下不来台,但当场验证后发现学生说的是对的,我马上便在课堂上纠正原来的说法,我感觉这完全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要是听不得不同意见和批评,不让别人挑毛病,只能自己关闭了一个学习的窗口,要进步也难,特别是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当然了,帅哥贾伟当评审组长,偶高兴还来不及呢,偶说过,自己从来不要当官,哪怕是组长这样的芝麻绿豆官,但点评却不用别人封滴,既然歌放在那里,任何人都能点评,而且唱歌听歌也有个互动的关系,每个人的判断和标准都不一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偶大不了不当什么嘉宾,但还是要点评滴。

 

          先就这两首歌点评,偶就不学贾帅哥那么假惺惺了,先大唱赞歌,其实偶以前点评也是说一大堆优点滴,做让人高兴的事情谁不会,可惜这次让贾帅哥抢了先,炒冷饭的活偶就不干了,咱直入主题,只说缺点。曾大侠注重细节,就从细节入手,两位对待唱歌的细节走了两个极端,一个特别注重,一个太不注重,表现出来的地方偶就举一个例子,这个歌最多的几乎每句句尾都有的那个“哟”,除了那几个唱长音的,短的那些,曹大侠经常是没有唱足,而曾大侠因为怕不唱足而唱得太生硬。当然,从偶的观点看,偶宁可选择更自然的曹大侠那样的唱法,不过这纯属个人的看法,后来偶也自己找了原因,发现因为自己唱歌就属于这种不太注重细节的人,而贾大帅坚定的表扬曾大帅,也有他的道理,其实他唱歌也是一个特别注重细节滴人,哈哈,原来是惺惺相惜呀!总而言之,这两人唱的这首歌,都不完美,都有不少问题,但不影响其整体上还是一首高质量的翻唱,至于打分,偶就不打了,因为偶自己也没信心打得公正。

 

          最后说说唱歌这件事,这个暑假唱了很多歌,带给了偶不少快乐,但毕竟是娱乐,如曾老师这般要把唱歌也唱出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实在不多,偶只有仰慕的份,抱着切磋之心也经常点评他的歌,但偶发现只有说好话的时候他才兴高采烈,说点缺点或提点建议他便不以为然,还要为自己找点理由。其实,唱歌偶一直认为是一个随性的事情,每个人所唱的,无论是翻唱还是首唱,都是个再创作的过程,纯粹的模仿,或只看模仿得对不对,像不像,还是层次太低。有些技巧和能力通过练习可以突飞猛进,比如学歌的速度,一二个小时学会一首新歌,但这一定会遇到前进的瓶颈,如曾老师唱了那么多歌,也许他自己认为有很大进步,但偶比较了一下他现在唱的歌和几个月前唱的歌,却没发现有明显进步,他的特点还是有些歌唱得非常棒,我就说那是他恰好挑选了一个适合他唱的歌,而且他在这个歌上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如以前他唱的“千纸鹤”、“流浪记”,而现在还是有些歌唱得很糟,特别是一些流行唱法的歌。所以有的时候唱十个歌可能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个歌并把它唱好得到的收获更多。

 

        快开学了,以后偶也没那么多时间唱歌和当什么点评,自己给自己封的这个点评嘉宾画一个圆一点的句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美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474-72099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