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勇
“老师”这个称呼 精选
2013-10-25 12:50
阅读:25641

“老师”这个称呼

 

上次回国有幸参加一个朋友的科研项目讨论会,一群人见面,大家互相寒暄,免不了互相介绍。通常都是这位是某某老师,那位是某某老师。如果哪位老师有官衔,是领导,大家也会客气地称某某处长,院长等等,不一而足。当然有些领导也会很谦虚,说,叫我某某老师好了。我这个人嘴很硬,对于从来没教过我的人,如果很年轻,比如说博士刚毕业,我真得很难张口就跟人家叫老师。同样,对于那些两鬓斑白的老教授称呼我为王老师,我更是有点受不起,觉得浑身不自在。

我当然知道国内大学里面称谁谁是老师,比如说,门卫,收发室工作的人员,负责行政的人员等等,不见得一定是这些“老师”真得是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或者说真得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老师的基本职责,而仅仅就是一个称呼。不然,大家可能会一时困惑,如果不叫老师,叫什么好呢?

说起同事之间的称呼,无论是在香港,美国还是澳洲,我有时候也挺困惑。举个例子,就拿我现在的大老板,当然是德高望重,常常是不怒自威。虽然跟他用Email联系的时候,我们都是互称名字,比如他叫Scott, 我叫Shanyong。可在实际见面聊天的时候,我总是不好意思直呼其名。我在称呼这件事上有个“心结”是有原因的。

10多年前我在香港刚读博士的时候,听说香港的大学老师完全是遵循西方人的习惯。从电影,电视来我了解到,老外之间都是直呼其名,甚至孩子对父母也是直接称呼名字,那么在香港称呼导师名字也就理所应当了。所以,见到导师的第一天我就叫了一天导师的名字,并自我感觉良好。直到后来一个师姐很严肃地跟我说,你怎么能直呼老板名字呢?你应该叫Dr.xxx这样才礼貌。我当时还反驳说,别的老师不也跟老板直呼名字吗?我看有的香港学生也这样叫,我就这么叫了。见我如此一根筋,师姐才告诉我她的深刻理解,香港大学里的老师,虽然名义上遵循英国那套习惯,其实骨子里还是有中国的等级观念。如果一个老师已经是教授了,你就叫Professorxxx 本人还是很在意的。当然如果还不是正教授,那称呼Dr. xxx 也是很受用,总比直呼名字要好很多。另外,中国人之间,最好都叫某某老师,这样显得更亲切。

后来去了美国做博士后,不同的文化冲击力就更大了。我所在的那个大学,行政人员跟faculty的称呼显得更加正式,通常都是Dr.xxx 这样的称呼。而且对Professor Doctor 这两个称呼都有严格的界定。有时候,博士 (Doctor) 这个头衔甚至比教授Professor)的头衔还重要。原因可能是有的教授不见得一定是博士。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的老婆在美国读了个硕士,毕业后应聘拿到了一个大学行政assistant的位置,两口子欢天喜地。可那曾想老婆在这所大学工作了只有几个月,就把工作丢了。按理说,我这个朋友的老婆工作非常努力,但还是对美国文化了解不够,在起草一个什么文件的时候,对方是一个教授,当然也有博士学位,而我们这位朋友的老婆想当然地认为都是教授了,博士不博士还重要吗?于是在文件中就没提博士学位的事。或来这位教授写了封信投诉大学,认为这是对他的很不尊敬,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朋友的老婆也因此丢了工作。你说这个称呼重不重要!

当然澳洲人还是很随便,感觉无论大小,都是直呼其名,充分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但中国人之间,无论你在国外呆了多少年,礼数还是要有的。这应该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且我觉得中国人很聪明,发明了“老师”这样一个称呼,这就方便多了。不管你是教授还是博士,尊你为师总不会有意见吧。

然而,什么事都有例外。现在对“老师”这个名字的使用有点泛滥。我经常在娱乐节目里看到譬如“小沈阳"老师,“舒淇”老师,“小S”老师等等。我这里没有别的意思啊,我觉得小沈阳也好,舒淇,小S 也罢,作为艺人其实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都有众多粉丝喜爱,这很正常。然而,我很少在港台的娱乐节目里见到艺人之间互称老师,最多是称这个哥,那个姐的,以示对前辈的尊重。而恰恰是我们内地人和人之间都愿意互称老师,也许这是因为在内地文艺工作者也都划进了知识分子这个阶层,知识分子称作老师也不算过分吧。

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守住这个堡垒,把老师这个称呼还给老师吧。另外,老师,一个特别的群体,就做好这个群体份内的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无限拔高,这就是对这个称呼最大的尊重。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善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73598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