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勇
参加国内研究生论坛有感 精选
2022-6-19 10:34
阅读:12519

参加国内研究生论坛有感

 

为培养非连续变形数值方法领域的一流研究和应用队伍,特别是吸引大批青年学者加盟,推动学科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DDA专委会合作推出了第一届非连续变形分析研究生论坛,于昨天正式召开。其实,论坛并没有邀请我,我是主动参加的。参加完后,颇有一些感触,与大家分享。 

我为什么主动参加这个论坛?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非连续变形数值方法包括DDA和流形元的创始人石根华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学者,享誉国内外,他独创的这些理论,即使放在国外的大学,随便拿出一个都够一个教授吹嘘一辈子的。我当然对他的理论也是非常感兴趣,虽然跟石老师交流多次,其实有不少地方还没完全贯通,很想找个地方与人battle一下,打通这些阻塞环节。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研究生论坛,跟年轻人混在一起,自己也会看起来更年轻一些。整个论坛组织地非常好,尤其是黄刚海博士作为论坛主席,非常active。自己研究做得也非常不错。另外,聂雯老师非常有组织能力,事无巨细,让人感到很温暖。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首先说说对国内研究生的印象。一个字,很厉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实力不凡的研究生,说句实话,很让人眼馋,恨不得把他们一把全抓到自己这边队伍里来。我印象很深刻,有个小伙子,忘记名字了,他和大家分享他学习石老师理论的心得体会。他从石老师程序的源代码读起,不断画计算流程图,思路非常清楚。另外他对石老师的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有的地方虽然未必对,但这种质疑精神是很难得的。这样的学生一瞅就是个可塑之才,他的导师一定非常得意,不容易抢走:)。

当然这次研究生的表现也并非无可挑剔。首先,多数学生没有表现出年轻人应有的锋芒。不要说在学术问题上吵架,连一次像样的争论都没有,这是不应该的,准确地讲是让人失望的。多数研究生的presentation似乎都在表演,为了完成任务。比如说,我问过一个学生关于最小势能原理与虚功原理的区别与联系。这两者的关系是有限元中的常识。在弹性范围内,两者是可以互相推导的,是一个东西。但一旦涉及到塑性问题,最小势能原理是不能用的。这个学生,我猜他目前的工作是在执行他的导师的idea,把虚功原理应用到推导流形元控制方程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比如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或塑性,这是很好的思路。但对我的“咄咄逼人”的问题,这个小伙子显然信心不足,不敢跟教授叫板,于是就搬出了我很熟悉的郑宏教授 (郑教授是个厉害角色,功底深厚)作为挡箭牌。似乎遇到问题,把导师推到前面去,自己躲在后面就可以了。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不扎实,心里发虚的 表现。

另外,说说论坛上老师的表现。很多年轻老师表现都很出色,工作做得都很让人羡慕。但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研究生“太温柔”。具体表现就是在问研究生问题时,太委婉,似乎太在乎学生的感受,总是小心翼翼地。很多问题,你还要揣摩一下才能理解问题的弦外之音。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的。研究生的成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术问题就应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老师考核学生就是要把学生挂在上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印象深刻,才会知耻而后勇。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多少年前,石根华先生在美国加州伯克利读博士的时候讲述的一个故事,好像是另外一所世界顶级大学的青年才俊受邀来伯克利做报告,其实是来踢馆的。石老师的博士导师Goodman教授专门安排了这次演讲。这位踢馆的青年才俊讲完后,与会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Goodman跟这位青年才俊说,你做的这些石根华都能做,甚至做得更好。年轻人很没面子,灰头土脸地。这就是伯克利的学术精神。我们中国人喜欢同情弱者,而美国人更尊重强者。

说这些并不是鼓励大家互相吵架,互相贬低。真正的学术文化应该是在学术问题上,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是平等的,激烈争论是因为真理越辩越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此热爱科学。另一方面,当然是学术以外,大家互相尊重。所谓“台上无大小,台下有规矩。”

瑕不掩瑜,这次研究生论坛,是非常成功的。下次论坛,我还把我的学生或更多国外的研究生拉进来,让他们真正battle一下,看看到底谁更厉害。如此,我们的学术才会充满活力,才有可能真正地创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善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134360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