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勇
做学问如何解决“精”和“广”的问题? 精选
2019-3-1 06:47
阅读:10226

做学问如何解决“精”和“广”的问题?


关于做学问的“精”和“广”的矛盾问题,相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不同时期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研究生/博士抱怨,甚至用人单位也抱怨,现在的研究生除了他自己硕士/博士论文很狭窄的领域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让人满意。言外之意,研究生的能力在广度方面受到了质疑。研究生如此,教授其实也一样。不要说别人,就连很多教授自己有时都扪心自问,我除了自己很窄的研究方向以外的东西,还懂什么?

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精”与“广”的矛盾。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当今这个时代早就不是牛顿,爱因斯坦那个年代,很多大师精通很多领域,并且在很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所谓通才。其主要原因是牛爱那个年代,很多学科都处在最开始的阶段,很不成熟。这种情况下就给了很多天才的大师大展拳脚,开疆破土的机会,很多开拓性的成果应运而生,这是不难理解的道理。而到了当代,每个学科都经历了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而且学科分的越来越细。通常一个博士论文能在一个一个很小的分支取得一点点进步已是难能可贵。所以一个博士生要毕业,就只能让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在一个很小的点上。即使这样,竞争仍然很厉害,因为即使在这个很小的点上,可能并不是你一个人在做,而是有全世界范围的很多个博士生在竞争。因此可以说,博士生研究方向的所谓“精”其实是被迫的。而且研究的内容和质量是否能达到“精”的水准,还得两所。因为一个有价值,有水准的研究课题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博士生需要对自己专业这个大的领域有一个相对广泛的了解和判断,这就涉及到研究的广度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一个人对相关知识涉猎的越广越好?其实未必见得。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你穷尽全身的力量把每个可能的知识点就尽量掌握的时候,也经常是筋疲力尽的状态了。这样的状态是很难在一个点上钻得太深。我们从小到大,经常听到说一个是一瓶子未满,半瓶子乱晃,是批评这个人掌握知识不扎实,不圆满。其实,我们搞研究扪心自问,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半生不熟的状态下。这种状态,其实并不差,因为这个状态下你最有激情,也是最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相反,万事俱备的情况下,真正创新的东西并非如约而至。这就是科研的不确定性,也是她的魅力所在。所以研究生们与其纠结于所谓“精”与“广”的表面问题,不如模糊它们的界限,其实它们的界限本来就是模糊的。

上面提到了“精”与“广”的关系问题。下面聊聊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从一个老师的角度讲。我的体会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认真搞科研的同时做好教学工作。乍一看,这个办法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认真做教学的老师都有深刻的体会,那就是通过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会让你的专业知识更扎实更有广度。这是因为每个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并非和你的科研完全一致(当然很多时候是相关)。你想讲好课,你要认真备课吧,备课你就要复习/学习大量相关的知识和文献吧。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会让你对所讲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坚持给学生上课,上好课,是一个教授处理好做学问“精”与“广”这个问题最好办法。

对老师如此,对学生其实亦如此。我不太清楚我们国内博士生是否还要求给教授授课做"tutor"。“tutor”就是助教。这在国外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博士生都有做助教的经历。这个经历对博士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做好一个助教,除了对老师的讲义非常理解并掌握外,还能训练博士生给学生讲课的能力。助教还要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经过助教训练的博士生,将来自己做老师的时候会非常有信心,驾轻就熟。同样,通过助教的训练,博士生也能大大拓宽自己博士课题以外的知识,并反过来有助于自己的博士研究的深入。所谓教学相长,在这里也是适用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善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116485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