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k99072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xk990720

博文

美丽的南湖,让我怎么爱你?(2)爱恨交织

已有 3659 次阅读 2012-5-7 18:0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false, middle, 人与自然, loaded, 1500

美丽的南湖,让我怎么爱你?(2)爱恨交织
 
1.爱
       武汉是一个有着千湖之城美誉的城市,尤其以东湖甚名。而武汉南湖则很少有外界知晓。
       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北临东湖、沙湖,南临汤逊湖、黄家湖。南湖被湖中堤分隔为大南湖和小南湖,水体面积763.96公顷,仅次于东湖。 
      站在我的办公室窗前,就可以一揽美丽的南湖全貌,说句实在话,南湖如果不污染其风景是很漂亮的。应该是宜居、游览的好场所。
上图来说明吧

湖畔水杉林

 

从我办公室可以眺望大南湖全貌

中南民族大学就位于南湖之滨,其校园和南湖以完美地融为一体,尤其是从对岸望过来立在湖畔的雄伟的双子塔图书馆(民大的标志性建筑)和古色古香的民族博物馆(民大特色建筑)映衬在湖水中,倒也显得和谐自然,相映成趣。具体美景可登陆中南民族大学网站,欣赏湖畔美丽的中南民族大学校景(三维全视图http//www.scuec.edu.cn/)。

2.由爱生厌

但是,自我到中南民族大学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对南湖的感觉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南湖出现大面积翻塘事件,大片的死鱼漂浮到湖面上,形成一道特有的“风景”,散发出阵阵恶臭,让附近的行人和居民苦不堪言。

 调查发现,目前南湖水质为劣V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南湖周边现有24个排污点,每天总排放量约14.5万吨。污水来源为沿湖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小区居民等。污染的南湖真可谓赃乱差,水质差、环境差、随处可见飘孚物,有时水质发出阵阵臭味。

靠近中南民族大学南湖的一角(离我的办公室不到100米!)

每到夏天来临,即使没有翻塘事件,当随着气温上升以后,湖面上就会传来难闻的水腥味,我的办公室位于南湖的东北角,每年到了5月份,就会刮起西南风,所以,每年的春末和一整个夏天对于我来说都是个难熬的季节,看着远处貌似美丽的湖面,却不敢开窗户,甚至要拉上厚厚的窗帘,才能不被熏晕,西湖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说的是国破的伤感,对于太平盛世中当前南湖的腥风呢,我实在无话可说。

水产专家表示,南湖水体污染是鱼儿翻塘的主要原因,水质变差变肥,则会导致鱼儿缺氧窒息而亡。

顺便说一下,以前我特爱吃鱼,可我自从来到中南民族大学就很少吃鱼了,自从南湖翻塘事件,我现在基本戒鱼了。个中原因,亲们,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夏天来临之际,南湖,怕你了!

 

 

2010年,中南民大学生掩鼻而行

    3.治理改观
 治理南湖污染,一直是省、市政府的一块“心病”,也是省、市两级人大和政协关注的焦点问题,预计治理南湖需要20多亿元(武汉市政府的决心固然可喜,但是,想来如果不污染,20多亿能干多少事啊,那可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呐)
      2006年南湖截污主攻三大环节。一是先期堵截珞狮南路、机场二路延长线、名都花园、茶山刘和中南民族大学等5个排污口。据悉,这5个排污口的排污量占南湖排污总量的80%。二是分散处理建设,包括整体搬迁沿湖奶牛场,华中农业大学新区建设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等。三是明泽半岛、丽岛花园、南波湾、锦绣良缘、南湖山庄、水蓝郡等6个小区的除磷脱氮设施改造。
  南湖治污工程拟用3年分三期进行。2006年,堵截24个主要排污口污水入湖;2007年雨季前,建成、完善龙王嘴、黄家湖、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系统,处理周边污水;2008年以前,完善配套项目,使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2009年3月,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截污工程正式启动,将实现清水入湖的概念!另外,华中农业大学在湖边规划了大片绿化带如桃园等,开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4.现状
     经过武汉市政府加大了对治理南湖污染的力度,南湖水质和景观有明显好转,岸边高楼林立,植被茂盛,候鸟聚集,鱼量增长,游人增多, 如今南湖旧貌换新颜,初步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景观。
 
 
 
 
 
部分文字和图片摘自晓舟111 的游武汉市南湖记和科学网名博主罗帆的南湖,我为你哭泣,在此一并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412-568222.html

上一篇:"吊瓶班"吊起的是什么?
下一篇:中科院将在京办大学,招收本科生。请问有这个必要吗?
收藏 IP: 113.106.102.*| 热度|

9 刘旭霞 丛远新 陆俊茜 杨晓虹 喻海良 孟津 罗帆 王伟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