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闹心的芝加哥机场

已有 13321 次阅读 2013-7-2 10:4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芝加哥

我们老两口按照原定计划,630下午从北京机场乘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UA850飞往芝加哥,然后转UA488航班飞往目的地波士顿。飞机在北京机场起飞就晚点将近2小时,按照原来我们预留在芝加哥转机时间3个半小时,显然有点吃紧。因为,我们必须在芝加哥机场取出行李,完成入关手续。芝加哥机场是第一次经过,路线不熟悉。一位同事刚到芝加哥大学出席儿子博士毕业典礼,发来短信告诉我们在芝加哥机场入关加上取行李估计需要一小时,叫我们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按照他们提供的信息我们在芝加哥转机就有可能会碰到麻烦,所以,在北京至芝加哥飞机上心里一直犯嘀咕,思索到芝加哥如何应对预案,争取能顺利转乘UA488航班飞往波士顿。因此,在芝加哥机场我们必须尽量快节奏完成相关手续,争取不耽误下面航程。

尽管在北京晚了近2个小时起飞,飞机飞行整12个小时于当地时间下午515分顺利抵达世界知名的达芝加哥机场。机场确实规模宏大,共有四个航站楼组成,像大多数大型机场一样,各个航站楼之间由轨道交通相连,很是便捷。四大航站楼分别称为1235,似乎也在避开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忌讳的数字4。为了在芝加哥机场能够准确快速完成转机手续,到达UA488航班候机地点,我在飞机上就向空姐询问清楚。空姐告诉我,我们这个航班的飞机将在第五号航站降落,办理入关和取行李,然后要到第一号航站楼办理前往波士顿的登机手续。在芝加哥机场办理入关手续时没有想到如此顺利,海关人员检查手印,查看儿子和马萨诸塞大学教授的邀请函和我们返回中国的机票信息。这些材料事前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所以,估计没有超过5分钟出入手续完成,然后取出行李,转托运至波士顿的手续办理也很顺当,显示机场设计规范合理考虑周到。然后,按照计划我们乘坐机场轨道交通到1号航站楼等待前往波士顿的UA488航班登机口候机。

在第一航站楼经过脱鞋和全身X射线扫描等严格安检,我们老两口应该属于“诚信中国公民”,安检比较顺利,只是对我电脑包进行稍微仔细检查。我说的闹心事发生在UA488航班登机口地点不断变更,弄得我们老两口有点措手不及的事情。我们也是出国多次,去年从爱尔兰都柏林返回武汉时,在巴黎机场也碰到过,但那次只变更了一次,而且两个地点相距很近,没有碰到什么麻烦。我们首先询问一个服务人员,被告知在C16登机口候机,同时电视屏幕也显示UA488航班登机地点确实在C16,我们准时在那儿等了20分钟左右,看到候机人不多,开始以为时间还早,人家不像我们那样着急。后来我发现似乎有点不对劲,就问值班服务员,人家告诉我UA488航班候机地点刚更改在C9,并热心在我的机票上写上C9。人家心想这样你们这两位老人不至于搞错了吧。我们立即转移到不远处的C9,并看到电视机屏幕上清楚显示这个航班号和离港时间。我们踏踏实实在那儿候机。大约又等半个小时左右,冥冥之中似乎感觉这个航班候机地点还会变更。我便拿着机票去问服务员,人家说这个航班候机地点刚转移到B12,我的英语口语不好,但“Move to B twelve”这句英语我是听得清清楚楚。我赶紧跑到电视屏幕上仔细寻找这个航班离港信息,果然,候机地点已经变更到B12,并对B12做出黄色标记,这时我有点慌神。因为B区距离C区还有一段相当远的距离,要先下电梯,走一段路再上电梯,老两口跑的有点气喘吁吁,生怕耽误了航班,等我们跑到B12时首先确认地点没有错误,而且离港时间由原来的7.40改到840,推后了整整1个小时。我们仍是不放心,眼睛不时死死盯住电视屏幕的航班显示UA488840分两个关键数字。这次芝加哥机场的3次变换登机口的经历真让我们有点闹心,让我对芝加哥机场的美好印象打了折扣。

在芝加哥至波士顿的飞机上写就这篇博文,还有1个小时就要到波士顿了,就可以见到分别半年多的儿子,心理充满了愉悦心情。

2013630于芝加哥至波士顿的UA488航班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704528.html

上一篇:我对科学网博文的反思
下一篇:关于职称评审,想起一件有意义的往事
收藏 IP: 76.118.182.*| 热度|

16 刘洋 庄世宇 罗德海 李学宽 贾伟 刘旭霞 朱晓刚 武夷山 陆俊茜 万仁甫 姚强 王浩 秦逸人 张蒙 beyondcontrol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