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生复试面试工作全面展开,科学网上讨论研究生招生话题的博文大增。我的学生也发来一个候选学生基本材料,想听听我的意见,看这个学生是否值得录取。我国研究生培养正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时期,全方位讨论研究生培养对这个话题很有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培养研究生单位大致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似,主要为两大类型:科研院所与大学。而且据我所知,有的发达国家更重视在大学培养研究生,或者和研究所或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在大学授予学位。例如新加坡S*Star的研究生主要在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授予学位。爱尔兰CTVR研究生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联合培养,并由大学授予学位。这可能是大学学科齐全和文化氛围比较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我国现在很多大型企业设立一些博士后流动站属于科研性质,不在研究生学历学位培养之列。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为国家级(中科院与部一级)科研院所与重点大学及少数普通大学的优势学科专业。中科院系统基本没有本科生(中国科技大学能够外送的本科生源极其有限),所以主要靠大专院校应届学生,他/她们是我国研究生阶梯式培养单位生源的基础。
有的名牌大学以自产研究生为主,因为,他们认为除了直接出国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外,自己的优质学生理当留在学校继续读研究生,因此,产生大量近亲繁殖的师资,使得这些学校人员关系极其复杂,这也是我们大学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较强学生原因之一。后来由于中科院基本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源,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这个问题,才出台一个大学免试学生中必须要有一定外推名额,确保研究生培养一定程度的公正公平。所以,名牌大学学生主要是国外大学与他们自己研究生的生源地,属于我国培养研究生的第一个阶梯。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我们这儿早年一个优势学科的两位老教授(后来都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们先后招过多位名校学生(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现在这些优势学科依然可以招到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源。
第二阶梯是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这些学校中的优势学科与名牌大学相当。因为这些学科有一些知名教授由于科学研究需要,平常经常与国外同行联系,建立了一些学术人脉,他们可以直接推荐学生出国攻读研究生学位。还有一些华人教授现在利用国家开放政策,在国内这些学校申请“讲座教授”。每年利用假期来上点课,亲自挑选一些学生在他们所在国外大学读研。例如我教过的多位学生,他们直接被美国相关大学录取直博研究生,我也为其中一些学生写过推荐信。一部分留在本校读研,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因教育部政策而外推到校外单位,我们这儿主要为北京大学(我们地球物理专业几乎每年都有)和中科院系统研究所,今年还有清华大学。当然还有一部分报考名牌大学。第三阶梯为普通高校生源,这些学生本科生读研之路呈现多元化特点。因为,这些学校学生本身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优质学生大有人在。因此,直接出国,考名牌和重点大学是他们的首选目标。据我观察,除个别情况,一般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很难接受它们的免试推荐生,你说是歧视也好,排斥也罢,但这是这些学校自身拥有的权利,不好指责。
但是在一些名牌和重点大学中博士生的生源中来自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源并不鲜见。我们村里一位村民的孩子LCC本科在江西赣州一所普通高校就读,本科成绩出色,硕士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成绩依然优秀,博士考上清华大学,属于典型的阶梯式渐进式读研过程。我的多位学生也是经历从重点到名牌,再到国外名牌大学的读研阶梯。从这个情况看,普通高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读研前景依然灿烂,当然,现在就业时有的单位过分看重第一学历现象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当一个本科就读普通高校的学生,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下决心首先读好当下的本科,像上面的LCC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你心中学术圣地。我们这儿虽然对外招聘宣传中也要求第一学历来自211学校以上,但具体招聘时还是看能力与成果。我们院里就录取了一位第一学历来自非211学校,但是他在重点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阶段成果出色,作为师资博士后引进,现在干的比那些基础学历为重点大学出色。所以,我希望那些招聘单位的负责人应该实事求是,以能力和成果作为聘用的主要依据,这对于单位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是大好事情。
还有一个层次和阶段属于普通本科实力排名靠后的学校(多数属于原来的专科升格为本科,他们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较弱),招生政策上称为三本学校,社会上称其中一些考研大户学校为“考研基地”。实际上这些学校中有的学生求知欲很强,基础也很抓实,可能属于高考时“临门一脚”失利。这些学生认为本校完成的本科教育不能满足他们事业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研究生阶段教育来满足他们对更多更高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历史经历告诉我们,现在一些成名的学者中也有第一学历就来自这些学校,他们的成长经历就体现这一点。当然,这些人中有的人“讨了老婆忘了娘”,在自己的简历中羞于提及自己起步阶段的这些学校实属不应该。
最近一位教授告诉我一件事,一个重点大学今年研究生复试,为了招到相对优秀的学生,内部出台这样一个这样的政策:复试满分100分,非对口专业学生扣除20分为80分;非重点大学学生再扣10分。这样非对口专业又是非重点大学复试学生基准总分为70分。这种故意设置起点标准不同做法显然是一种的歧视,尤其对于来自非重点大学的学生很不公平,违反了公正公平原则。实际上我们面试过程如果不是走过场是完全可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认真考察复试学生是否具备条件,根据复试实际情况挑选出符合规定的研究生,当然某些复试中的潜规则属于歪门邪道,不在此列。
总之,我们必须面对我国这种阶梯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其实国外也不例外,名牌大学招收研究生也会看本科出身。国外著名华人学者中还是以国内名牌大学学生为多数。前几天一位教授兴奋地告诉我,他的儿子已经成功被世界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为直博研究生,他的儿子在国内高中毕业后直接录取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本科,他也为当初正确选择而倍感欣慰。
相关专题: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67811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