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科学网永恒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年一度的新生开学热闹非凡,今年学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人数均分别为4000多人。研究生中博士研究生500多名。由此可见,作为一所1960年国家确认的首批64所重点大学之一的老牌国家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显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我的一个关于研究生学习的科教公益报告的摘要中指出:“研究生学习是以培养‘独立研究’,‘创造知识’为宗旨的重要人生阶段。研究生需要通过自己勤奋努力切身体会与实践,感受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精髓’,体验适合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产生‘水到渠成’的优秀科学技术成果。既尊重导师的教诲和指导,也不迷信和依赖导师。研究生学习生活一定会伴随‘痛苦与快乐’的人生过程,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讲座只是主讲人自己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体会与学习实践前人先进的培养研究生理念的一点感性的碎片化认识,仅供参考。因为,成为一名优秀研究生主要取决于自己独立学习研究实践的结果。”我在科学网上发布过多篇关于“研究生教育话题”博文,这些博文阐述了我对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念与认识,有的博文获得网友的热烈响应。我认为,关于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师生关系话题应该是科学网上永恒话题,每当我获得一点这个话题的素材就想与博友们分享我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最近一位大学教授告诉我,他收到他们领域一个著名企业技术主管给他的微信,询问能否推荐他的毕业研究生到他们那儿出任一个“冠名”技术职位,这个职位待遇非常优越。教授微信对我调侃:“去年他的一个毕业研究生放了这个企业的‘鸽子’,浪费了他们的招人指标,今年居然还敢要我这边的学生。”我说:“这显然是人家对你学术声誉的认可,况且学生放鸽子不是你的责任。我一贯认为学生成果优秀加导师学术声誉是学生就业面试容易成功的法宝。”教授回答:“对,尤其是博士生入职和开展科研的初期是否顺利,导师的声誉很重要。”我赞成教授的观点,因为,学生入职后需要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例如申请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出席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在这些与国内外学术同行交流活动中如果拥有一个学术声誉好的导师对你的学术发展非常有帮助。我想这是可以理解,因为一个积极认真的研究生跟随导师多年,容易受到导师优良学风影响,我们常说的学术传承首先就涉及学风传承。显然,这也给我们研究生候选人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选择到一个科学研究经历丰富,成果丰硕,学风优良导师不仅对于你顺利完成学业重要,对你后续职业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从抖音上看到启功先生解释他给北京师范大学提写的校训说:“学为人师就是所学的应该做人的老师,行为世范就是行为要成为世人的一个模范。”启功先生给出了一个大学教师的“学习与做人”基本标准,这个标准在当下我们的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从网络上我们不断听到专家和社会公众严厉批评大学教师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大学教师的功利和精致主义行为,需要引起我们大学管理者和教师注意。
记得一位博士后曾经对我说过他的经历。当年他申请读博时学院博士生指标有限,学生钟情的学术水平高,声誉好的导师早被学生“一抢而光”,只有一位教授还有指标,所以他只好申请这个与他研究方向差别大的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这位博士生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所的院士团队做博士后。一天闲聊院士问他博士导师是谁?他如实作答,院士说,不认识。然而他反应较快连忙对院士说,我读博期间常常向学院L教授(一位刚退休教授,也是博士生导师)请教问题,院士说,这个老师我认识。其实,至今这个学生与L教授来往密切。
正如一位在地方大学当教授,我的博士研究生开门弟子谈他读博时的体会时说:“博士期间,我向老师学到的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让我在面向国民经济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受益无穷。”这位学生目前从事的教学科研完全离开了他的本科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研究领域和方向。一位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到中国科学院新疆一个研究所工作,前几年获得国家优青,她在一年的教师节给我微信说:“谢谢刘老师!要不是您当年接纳我成为您的研究生,教导我,可能自己不会走上科研之路。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您和肖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这表明,一个导师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双方属于“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学生在求学期间受到教师的悉心教诲,然而当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成为社会的栋梁,教师会为此倍感荣光。例如我们这些退休大学教师常常会为自己的得意门生不断取得好的科技成果,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做出新贡献而倍感欣慰,成为晚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真可谓“今日学生以导师为荣,明日导师以学生为荣”。
2024年9月18日提交科学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45152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