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位年轻人的个人简历。按照学术圈内的行规,年轻人的简历主要由受教育经历(本-硕-博)、工作经历(主要是博士后研究经历)、研究方向与重点、论文发表记录(包括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及一些与学术相关活动记录等内容组成。年轻人的学术经历非常丰富,他在国内重点大学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后,从硕士研究生开始在海外名牌大学完成系统的研究生学习。博士毕业后,在欧洲和美国多所大学做了三期(每期1-2年)博士后研究,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圈子初露锋芒。目前在美国一所大学从事科学研究。
当我对比年轻人的博士后经历与发表论文记录后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年博士后期间没有公开发表一篇期刊学术论文。然而,在此之前每年大致有1-2篇一作期刊学术论文,还有1-2篇一作会议论文。论文期刊均为专业主流学术刊物,按照目前国内有的学术机构对期刊分类均为一、二区。为此,我与他特地讨论为什么在MIT的一年时间里没有发表一篇期刊学术论文。因为,尽管MIT重视通过“手脑并用”的科技理念,以产生服务国民经济的创新科技成果为特色,但是重要学术论文产出也不少,这从国际学术机构的论文排行榜可以看到。他如实对我说,在MIT那一年,面对学校如此丰富的学术学习交流资源(我的博文:“MIT原来这样牛”进行过适度介绍),尤其是学校开设的一些学术创新方面的课程对他吸引力极大。他简直是“如饥似渴”,“欲罢不能”,并下决心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这些课程上,生怕遗漏了一些名牌教授的课程,其中有的课程属于“科学研究方法论”性质。他相信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享受到这样“丰厚”的学术资源,况且发表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长期的“使命”,不在乎缺这一年论文。同时他也受到同一个办公室的秘鲁籍博士后的“影响”,他也是不着急发表论文,主要时间花在“科研积累”上。此外,年轻人始终牢记MIT导师的话:“在MIT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要做就做最好的科学研究”,人家对博士研究生都没有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何况是博士后呢。因此,年轻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没有急于发表论文的冲动,而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独立科学研究能力,争取“厚积薄发”,他坚信“功夫不会辜负有心人”。果然,在他离开MIT后的次年在专业一流刊物一举发表4篇期刊学术论文(其中一作3篇),还有重要学术会议论文等。
年轻人的这个经历使我联想到我自己在职时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我曾经推荐多名学生到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及国外大学读研。在他们离校向我告别时,我总要“谆谆叮嘱”他们:要学会享用这些名牌学校和院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品牌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术交流资源(千万不要光学术,不交流),教授资源,科研平台资源等。我具体举例说,要设法去听那些来学校访问的各种大牛的报告。而且不能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的报告,尤其要注重聆听那些非专业,例如社会科学专家的报告。在聆听报告时,不仅注重报告本身的学术内容,也要注意报告内容的组织编排,甚至报告人的“演讲风格”。这些东西对于你在研究生期间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也为日后你的学术“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牛人”奠定坚实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看似有点“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你能逐渐感觉到他对你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你就“开窍”了。这比你“急功近利”地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论文与学位课程得高分有意义的多。在牛校读研一定不能继续“死读书,读死书”,只满足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位课程”,那样与普通大学没有多大区别。我曾在博文中说过,MIT之所以牛,只看世界上那些牛人“趋之若鹜”去哪儿访问可见一斑。学术人懂得,能被这些牛校的教授邀请去哪儿报告除了学术交流,也是一种荣誉,可以大大满足学者们与生俱来的“虚荣心”和成就感。
2017年5月26日提交科学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05715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