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
小议“帽子”答辩 精选
2017-3-8 11:39
阅读:21423

最近几位年轻人参加一些国家级人才计划答辩,俗称“戴帽子”,也有在国外参加大学教职面试报告。他们将答辩的PPT发来咨询我的意见,有的电话或到我办公室讨论与答辩汇报相关问题,有人答辩后向我通报专家提问情况。这类答辩在职时也经历过,同时也听过不少类似汇报与答辩,使我想起与此相关话题:我们在口头答辩汇报中究竟该“如何恰当地宣传、表述自己成果及应对评委提问”。因为,这类“戴帽子”答辩报告的内容及形式不同于在学术会议上或“科研成果汇报”时就自己一项具体“科研成果”的报告,也不同于每年数百万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

众所周知,我们学术同行,包括“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人在自己从业经历中大致都要经历“职务(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科技奖励与种类繁多的体现中国特色的头衔(俗称帽子)申请”答辩汇报。在申请这些“项目”时,除了与科研项目相关的答辩内容及风格稍有不同外,其他项目,尤其是各种级别和层次的“帽子”申请中,一旦运气好申请人通过了同行的“通讯评审”,有幸进入“最后答辩”关头,这时候的口头答辩就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按照程序,能够成功“戴上帽子”的人,主要涉及“书面材料”与“口头答辩”两部分内容。前者的书面材料往往属于“规定动作”,“事实陈述”,就是按照有关部门设计好的格式内容以书面文字形式填写。这些东西“白纸黑字”摆在哪儿,尽管对于成果水平的文字总结也涉及某些表述,但是自由发挥空间有限,况且书面语与口语表述之间毕竟存在大的差异。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在这类口头答辩中“表现自己呢”?显然,由于口头答辩时间有限,很多项目答辩不超过10-15分钟,例如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答辩只有8分钟,而且仅用“音频”参与汇报,用电话形式回答评委专家提问(最大限度规避人情关系负面影响)。为此,在提供的“音频汇报”中,答辩人不可能将书面材料的内容简单重复一遍。这就涉及到口头汇报答辩的目的。我想,在这类“帽子”口头答辩中,尽管也需要“适度”重复一点“纸质材料”中的内容,例如学历与经历简介,但是专家们主要还是想知道在“纸质材料”中没有看明白的地方或还想知道一些在纸质材料中没有看到的东西(成果的水平、创新点及团队情况)。其次对于教职答辩还涉及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速适中、恰当的肢体语言及普通话标准等。因为“答辩人”将来毕竟需要面对各种层次学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与交流,口语表达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由于口语表述与书面语之间的差别,我们不妨结合“书面材料”与“答辩汇报”表现,将“答辩人”简单分成三类:第一类属于“会做”(成果丰硕)的“不太会说”,不善于客观宣传与表述自己成果,有的人还有“羞羞答答”,“过度谦虚”表现;第二类与第一类相反,属于“做的一般”(成果不突出)但是“会讲”。像人们调侃说的,这些人“能将死人说活”,他们往往用一些“高大上”语言宣传和包装自己;第三类人的成果介于前两者之间,俗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显然,对于第一类人由于在“书面材料”中显示了雄厚实力,他们的“口头答辩汇报”只是不要太糟,应该能够顺利通过。俗话说“口说无凭,数据(指某些量化的成果)说话”,这类人成功戴上帽子大家服气。第二类人就要靠运气了,因为能够通过“通讯评审”就不简单。如果评委中有喜欢这类“假大空”或者属于答辩人圈子也有可能成功“上位”。因为,也许有的评委自己成果一般,属于“同病相怜”,否则这类“答辩人”就只能做结果中的分母与陪衬。口头答辩最为重要的是第三类候选人。由于他们的成果位于中间层次,属于限额指标中的替补,他(她)们的答辩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甚至决定成败。我们应该知道,评审专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评审风格和喜好,在已经掌握答辩人的书面材料基础上,依据你的答辩表现作出“是或否”的裁决,只要不离谱(或突破底线)都没有什么值得指责。

在准备“答辩”材料时究竟该如何客观公正陈述自己成果呢?我考虑的几点是:首先要学会认真总结自己的“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成果”顾名思义是你诸多成果中自己觉得最为满意的成果,或者说可能打动评委的成果,这类成果对于每个人不应该太多,我主张就突出介绍一项。她类似国家及各级科技部门每年都会总结公告的“十大科技进展”性质。对于一个学术人,尤其要申报各种“帽子”的人总有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是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的优势。然而我听过一些成果很好的答辩人的汇报,他们不太会用精辟的语言与恰当的专业术语很好总结表述成果,无论文字还是口头答辩用词显得贫乏,导致评委的“印象分”不高,很是可惜。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只有靠平常用心多听一些高水平人士的报告,包括非专业人士的报告,慢慢积累。我曾经在一篇文章提到的“除了聆听专家报告内容外,还要注意学习演讲者的风格”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在汇报时应当采取“不卑不亢”态度,胸有成竹,既不要过分谦虚,让人瞧不起,更不能夸大其词。评委中各种风格的专家都有,但是我相信多数评审专家反感那些动辄宣称取得了“惊世骇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果的人,况且对于这样的人还用得着什么答辩么。第三,努力做一点事前预判评委的提问。例如,这次在一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答辩中,有专家问:你简述一下成果的理论创新。这个问题如果事前不做一点预判还真不容易回答到位。这是因为有的成果本身属于应用创新或新发现,在理论上未必有多大创新。例如我们深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些发表在Nature, Science”刊物上的关于青藏高原深部岩石物理结构方面的论文,成果的意义在于从某一方面诠释了青藏高原地区深部构造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当然,也有评委针对某些具体成果提出问题,这往往是碰到小同行专家。由于是国家人才帽子答辩,评委还会对答辩人的团队情况提出质询,这些都可以事前做点准备。这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预祝那些刻苦勤奋努力的“答辩人”好运!

祝科学网上女士节日快乐!

201738日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03823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