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说鬼节:百岁与米寿的福缘
我的生日是阴历七月十五,七月十五是鬼节。鬼节,顾名思义,是阴间众鬼的节日,对活着的人来说,这是个不祥的日子。所以我的母亲从不提我的生日,也从来没有给我过个生日。后来我从姑姑那里知道了我的生日及这个日子的含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革命高潮风起云涌的年代,革命者都必须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对鬼节与生日的因果关系也从未考虑过。退休了,自由了,想起自已的生日,不知是自我安慰还是第六感觉的冥思,老觉得鬼节出生的人,有点神秘,或许生命力更强。
后来从《何兹全文集》上看到史学大家、我的老师何兹全先生的生日也是阴历七月十五。2008年11月13日,我和同学郑一奇去北师大红二楼拜访多年未见的何兹全先生,师生相见,亲切如旧,推心置腹地闲聊些史学和过往,中间我转移话题说:“何先生,您的生日是阴历七月十五,我的生也是七月十五。”何先生他张口便说:“七月十五是鬼节,我们都是阎王爷不要的人,阎王爷的花名册里没有我们的名字。”听到这个传说,看到眼前这位年已98岁的老者,依然头脑清醒、神采奕奕,不觉对这个生日有了几分满足和一丝自豪。
后来想,何先生的这个说法虽然没有史料和科学依据,但很可能是古老的民间传说。他脱口而出,侃侃而谈,面带微笑,看来这个传说在他脑子里反复絮唠过,他信也不信,跟我正重地说,一半是真话,一半是笑谈。
宗教信仰及民间传说,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它是一种精神需求、心理寄托、神秘的暗示,传说变成信仰,就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成为人生的信念、遵循和支柱;有信仰的人,就有方向,有动力,能排除万难不断前进。
因此所谓吉凶,或许从来不是在日子里,而是在心里;心向光明,则日日皆吉;心存挂碍,则事事皆忧。何兹全先生心尽管生活里有很多不顺和悲哀,如晚年丧子,“白发人送走黑发人”,但他的心依然不乱,知道痛苦,感受了痛苦,又能摆脱痛苦,所以活了一百岁。
恩师的这个传说,和他的高寿人生,也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今年虽已88岁高龄,而且疾病緾身,但仍然开心地活着。
鬼节的生日,没有什么不好,甚至是种幸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1609-149942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