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iuji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iujiang

博文

说说东北经济那些事儿 (十三)烂尾工程

已有 2349 次阅读 2017-6-20 07: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时的东北经济。说说六七十年代东北工业在中国自主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960年,在经过多轮公开论战后,中苏关系终于走向了破裂。这一年,苏联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断贸易,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打乱了中国经济的建设步伐。使中国经济陷入十分困难的局面。中国出现了建国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危机在1959年下半年就已经露出端倪,但危机席卷全国大范围铺开则是中苏关系破灭以后的事情。大跃进和大炼钢铁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来仅局限于农村,中国的工业经济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一直在正常运行。苏联的制裁使中国工业遭受了一次全面的严重打击,使中国经济整体陷入了困境。从整个过程看,这次危机应当被看作是一次外源性的经济危机。苏联撤走专家为什么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如此严重的影响呢?这还得从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说起。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中苏两国经过多次商讨才确定下来的。所谓的援建不是老大哥白给或做的无偿服务,而是中国通过外贸方式,获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1950年签订的中苏贷款协定规定苏联按年利1%向中国贷款,用来偿付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其中相当一部分设备与器材是苏联1945年从中国东北拆走的。中国以钨,锑,锡,铅等工业原料以及农产品,美元现金分十年还本付息。在贸易价格方面,苏联方面也毫不手软,进口价定的很高,出口价定的很低。中国方面吃了不少亏。这156个项目原概算总投资为187.8亿元,最后竣工的实际投资为196.3亿元。这都是中国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积攒出来的血汗钱。当时中国倾其国力来引进这些项目,就是希望能够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能够自己造车造船,造枪造炮,以后再也不受外国人的欺负。这个号称156个项目的庞大援助工程,实际施工建设的只有150项。其中,在一五期间施工的有146项,一五结束时只有49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到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时,仍有一多半项目没有竣工。留下的诸多半截子工程给中国人出了不小的难题。我们来看这些项目的分布,苏联援建的项目设在东北的占总数的一多半,且大多数是在原有工业的基础上的扩建改建,这些项目在一五期间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一五期间建成投产的49个项目基本集中在东北,而关内的项目都是新建的大型项目。它们分布在京汉铁路沿线和陕西西安以及甘肃兰州等地。这里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缺乏。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再加上引进的工业技术是二三十年代比较落后的技术生产方式,摊子铺得大,建设周期长。到了中苏关系破裂的时候,这些项目基本都没有完工。有些项目甚至只完成了土建施工,还没有进入生产设备安装和技术调试阶段,这样的项目相当于中国花了钱,却什么都没得到,如何进入生产阶段?都是后来中国人自己想的办法解决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7021-1061833.html

上一篇:说说东北经济那些事儿 (十二)苏联援建的效果
下一篇:说说东北经济那些事(十五)两大学术阵营的对立
收藏 IP: 218.241.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