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泊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mi2007

博文

搬家 精选

已有 7899 次阅读 2012-7-26 01:34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活, 搬家

人无论在哪里,都渴望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家字是个会意字,上面的“宀代表“房子”,下面的“豕”, 即猪,那是因为远古人多在屋子里养猪。因此,有房子有产业才能成其为家。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对家的追求和依赖是无与伦比的。家的第一必要条件是房子,君不见当今社会,为了能拥有一套房子,人们往往使尽浑身解数,不惜花大力气折腾。

公元2012年6月30日,俺就折腾了一次,在北欧小小的西兰岛上来了一次“乾坤大挪移”。
 
按说,物力维艰,经过努力的乔迁应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可我这次怎么也兴奋不起来,远不如在北京搬进小居室时那么有激情。想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心可能正在变“老”,说得好听点是变淡定了吧;二是在这里搬家不比国内,是一件繁重的体力活儿,不是说国内搬家不辛苦,只是这里的搬家更为辛苦。因为大多数的服务是享受不起的——人工服务费太贵了!因此很多事都得自己来,比如拆装家具,搬运东西,房间收拾整理和布置等等。因为是新房,唯一省心的一件事是房子不用装修了,厨卫的基本电器和用品不用自己购置和安装了。一忙活,兴奋之情便湮没到爪哇国去了。
 
经过前后近一个月的辛苦劳动,新家总算是基本安顿完毕,因此才得以有时间到科学网上逛逛。一时也不知写什么主题,就侃侃俺的搬家经历吧。
 
在记忆中仔细搜索了一下,到目前为止,俺大小总共搬过七次家。
 
第一次搬家是1988年12月。当时俺在兰州一所中专教书,学校地处兰州郊外。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职员工的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单身职工都是住的单元楼,每个单元楼是一人一室,共享厨房和卫生间。食堂的伙食不好,因此有些单身就选择合伙开小灶。俺的可以自豪一下的厨艺就是那时候练就的。学校当时还有一个更吸引人的政策,就是职工结婚立马就可以分到独立的单元居室房,受不了这个诱惑,俺就哄着现在的LD,那时的NY,早早地告别了单身生活,因此就有了第一次搬家的经历。不过,这第一次搬家实在简单,两个人把各自的行李搬到一起,借用学校的单人床拼凑一双人床,借用学校的桌子、凳子和柜子,没有额外的家具,唯一的电器是一台不到200元买的双卡收录机。想想要是搁到现在,谁会嫁给俺这样的穷光蛋!
 
第二次搬家则在八年之后。1996年博士毕业,俺在中国气象局谋了份差事。气象局一直是房屋紧缺大户,加上俺也不是一个很活络的人,所以,初来乍到的俺携着家人住进了一间筒子楼。这段记忆平实而难忘,因为在筒子楼里结交到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2年后,领导恩准(据说算是落实“人才政策”),分到了一套40多平米的小两居,一家三口欢天喜地搬了进去,一住就是三年。
 
到了2001年,因为职称和其他原因,俺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分到气象局外一套近90平米的3居室。当时最紧俏的房子是气象局大院的房子,居住区和办公楼同在一个大院,中午都可以回家做午饭,要多方便有多方便。为了能住大一些的房子,俺只好牺牲了方便性,选择让正在成长的女儿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那时候,住在大院外,上下班有班车接送,也可以自己骑自行车,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漂泊的人生注定是无法固守的。2007年10月,人到中年的俺又被命运牵着鼻子开始了更远的迁徙,从天朝的皇城根一下子奔到了海盗的故乡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俺前后共搬过3次家。哥本哈根租房很困难,第一次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外出度假半年的丹麦人提供的三间房屋的出租房,房东家里的家具和器具都允许我们使用,俺从北京海运过来的一些东西大多没有开封搁在屋子里直到再次搬迁。这个地方离市中心很近,所以虽然住的时间短,却没有觉得不方便。
 
6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一套可长期出租的房子——一栋独立HOUSE的二层,价格也比较合理。房东的女儿带着她的儿子住楼下,我们一家住楼上。从2008年7月到2012年6月底,一住就是四年。从感受上说,毕竟是别人的房子,无法按自己的设想去布置,所以这些年也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临时的栖身之地。
 
时下经济不景气,未来充满了变数,按说不是一个购房的好时机。但思前想后,还是痛下决心,耗尽毕生积蓄,加上从银行贷款,买下了现在这栋房子。这类房子在丹麦叫Rækkehus,实际上就是连排房,三家一排,每家都有独立的小院子。之所以没有买HOUSE,主要是觉得没有精力和经验打理宽大的庭院——要知道,丹麦人大多数闲暇时间都用在了收拾房子和院子,但他们毕竟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到大各种五金器具和机械工具玩得纯属。俺们自叹佛如,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带小院的Rækkehus,既能享受独立门户的惬意,又无须花费过大的精力拾掇庭院,还可与邻为友,其乐融融。
 
俺家的领导曾经有个心愿,住一回新房子。俺在国内时没有完成她的心愿,很是惭愧。现在在异国他乡,安置起自己的新家,有一种清债的感觉。

为搬迁写了首诗,一并附于此:
 
七律《乔迁》(新韵)
 
半世飘零生计事,九区内外好闲情。
数年风雨寻安所,一旦长阳落静庭。
虽有新居遮物器,安得净土护心灯。
他年落叶归根后,不慕荣华惟盼宁。
 
注释:
九区——九州的别称。代指中国。汉 刘騊駼《郡太守箴》:“大汉遵周,化洽九区。”
物器——物指物具,器指身器,佛家认为身体是接受诸法之器,故称身器。
净土——佛教语。指清净无污染的庄严世界。
心灯——佛教语。犹心灵。谓神思明亮如灯,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广信侯书》:“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唐 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智皎心灯,定凝意水。” 清黄景仁《三迭夜坐韵》诗之二:“试汲井花清眼膜,要分兰气养心灯。”
 
搬家和安家这段日子,偶尔摸了几次相机。一是某天凌晨,凭窗看到弯月烁星,忍不住隔窗拍了一张;二是有天大雨过后,首次在新家见到彩虹,这个机会无论如何不会放过。新家虽然离市中心比以前的住处远了一些,但周边的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等有空了,拍些片子和博友们分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5782-595826.html

上一篇:摄影——夏日情怀
下一篇:藏在深闺人未识
收藏 IP: 90.184.113.*| 热度|

35 肖重发 陈安 曹聪 陈湘明 苏德辰 余昕 钟炳 杨正瓴 徐迎晓 吴飞鹏 蔡庆华 黎夏 王芳 陆俊茜 柏舟 李土荣 徐建良 武夷山 徐长庆 张玉秀 刘艳红 朱嘉宝 曾新林 杨晓虹 杨月琴 陈小润 蔣勁松 戎可 蒋德明 李宇斌 FloatingRose caogentan crossludo yxh3161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