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综观南方科大这两年来的发展情况,从网上看到的和听到的,感觉南方科大的发展并不顺利和成功,一方面是今年的招生的是不通过全国高考,是单独招生,给人的印象是有点自命不凡,我们知道美日欧的名牌大学虽然拥有自主招生权,但是像美国的名校哈佛耶鲁斯坦福的招生学生都要参加美国的高考SAT考试,虽然SAT成绩并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但是没听说哈佛招收的学生不需要SAT成绩单,南方科技大学只是中国经济特特区内的一所大学,有什么理由无视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呢,诚然南方科技大学可以有除了高考成绩之外的额外地入学标准,但是无视高考而单独的招生方式对于一所从零开始办学的大学来说,则是非常不正常和欠理智的做法。
随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网上对南科大的评论很多,也很中肯,现引述一些:
南科大是深圳政府出钱,既然政府出钱,又不让政府说话,这明显不符合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精神,可见南科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够格做个合格的职业人,朱清时不是好校长,为45名不参加高考的学生担忧。
南科大既没有管理团队也没有学科框架,既没有学术团队也没有学生教育培养大纲方案,既没有清晰学校定位也没有清晰发展路径图,既没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与问 责机制也没有外部监管问责法规,也就完全无从谈起建设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所必需的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问题。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口号
问题的实质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架构和行政体制的角色定位问
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和以教育科研为主导的学术体制的相对定位问题,是干涉教育还是服务教育,是干涉学术还是服务学术,是起主导控制作用还是 起服务配角作用的问题,是为什么行政权利异化为行政权力的问题!所以单纯的大学去行政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伪口号。
大学办好的关键,在校长。但是在中国大陆,大学没有校董会(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实),大学校长不是董事会考察聘用的,而是要上级任命的。所以这个校长上任之时,就被诸多掣肘。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要想有一所好大学,先得有一个好校长;而一个好校长,来自校董会的考察鉴定。那么国家肯不肯让各大学有自己的校董会呢?
其实校董会确实是个很好的话题。
----政府靠的是人民出钱缴税,既然人民出钱,又不让人民说话。。。
其实能不能办好南方科大的事,看起来不只是深圳人所关注的事情,也是全国人民殷切希望的事情,根据笔者的观查,之所以南方科大开办以来至今所做的建校事情被社会广泛关注议论,似乎是对南方科大尚未认可,没有强大的一流教师队伍,没有国际上认可的学校管理团对,只有公共媒体的过度关注,这一切,都给人一种感觉,也许南方科大办学一开始就有许多不明确和不托当的定位和目标。
南方科技大学最初的办学动机是模仿一水之隔的香港科技大学,因为在短短的二十年里,香港科技大学从无到有,变成了亚洲第一流的理科院校,问题是香港和深圳是一地两市,这么有限的两座城市的空间里,有必要和能力办两所以理学位主的科技大学吗?
数一数全球最出色的理科工科大学,自然大家都会想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珩工业大学,瑞典的皇家理工学院等等,这些著名的大学都是被称之为理工学院,以XXX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方式命名为绝大多数,很少有以 XXX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命名的, 以科学技术大学的命名方式是中国特有的命名方式,其中的含义笔者猜想Science一般是指理学,Technology一般是指工学,纵观美国的大学,侧重工程学科的大学都叫理工大学,而注重理学和人文学科的大学一般是综合大学,像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等。将理学和工程融合到一起最成功的大学是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中国的科学技术大学以合肥的正牌中国科学技大学为最正宗,再有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哈尔滨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从华中理工学院变成的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些科技大学中,以中国科技大学学术水平最高,毕业生留美最多,留学生中成为欧美大学的教职(Faculty)的比列最高。但是中国科技大学在科学研究中除少数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外,整体科研水平和教授水平都离国际一流水平相去甚远。自香港回归后,香港科技大学异军突起,教授队伍基本上从欧美名校的教授或博后中招聘,由于是教授治学,专家治校,香港科技大学中短短的20来年中一跃成为亚洲一流,科技水平不仅超越中国科技大学,还持平或超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的东京理工学院等亚洲一流名校。
深圳和香港一湾之膈,地理位置上很近,但是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却揭然不同,香港是中国和亚洲的金融中心,社会结构的元素和文化气息都是英国殖民文化的底子,跟西方社会很接近,在香港办一所以西方学科体制的西方科技风格的科技大学是有其文化社会基础的,这也是香港科技大学能够迅速上位成功的原因,但是香港是个金融贸易为主的虚拟经济为主的城市,办一所理科为主的科技大学是再合理不国了,而深圳是个新型的工贸城市,深圳所拥有的工业基础及实体经济基础是香港所没没有的,而香港拥有的东西在深圳却不一定全面,这就决定了深圳不可以再简单的照搬香港的模式去创办一所科技大学,去浪费深港两地的资源。
笔者以为,以深圳的城市的工贸经济基础和结构和初具规模的民族工业的新兴科技工业产业的大环境考虑,深圳应该是极为需要办一所理工大学而不是科技大学,从字面的意思笔者粗浅的理解科技大学是重理而轻工的,这个可以以现在的中国科技大学为例,中国科大的实际情况就是基本是理科,近代物理,近代化学等等系科,做为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理科大学,这个办学方式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对南方科技大学来说,她只是由深圳市地方政府独资创办的一所大学,虽然头顶着中国经济特区和最为和国际接规的城市这个光环和平台,但是严格的说,深圳市是没有必要再办一所像中国科技大学那样一种纯理科性大学,深圳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理科大学是基础学科,要求投资大,出科研成果的周期长,大学所在地城市要有其特殊的文化,这样才能吸引大师级人物,这样的办学基础,深圳市远不及北京上海,也不及武汉西安广州这样的高校密集的城市。
深圳在多年前被许多人称之为文化沙漠,但是今日的深圳不仅在文化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深圳做为一座新型城市云集了北大清华,南开哈工大等众多国内一流高校的研究生院。今天的深圳已是中国第四大经济中心城市,位居前三位的中国金融中心,深圳最为叫人骄傲的确是拥有一批居有国际竟争力的民族企业,深圳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电信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是走前列的中国企业;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深圳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电池治造商和全球技术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
如果我们对南方科大重新定位,按照深圳目前的产业优势定位成未为来亚洲顶尖,全球一流的工科大学,这样的目标也许更符合未来南方科技大学的角色,而不是不顾深圳和香港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深港两地的文化基础的不同去执意创办/复制一所和香港科技大学类似的大学。也许,连简单复制香港科技大学的模式和方法在南方科技大学都是行不通的。
笔者以为,如果南方科技大学以麻省里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为样板,参照亚洲极富盛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在软件方面有世界声誉的印度里工学院的办学模式,结合深圳市的产业如电池,新能源,汽车,软件,商业管理,金融和新型核能源方面在中国领先的优势,办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兼顾文理的强势工科大学,将来南方科技大学能够出现腾讯软件学院,王传福汽车学院,华为电子工程学院和中兴通讯学院这样的产业和学科紧密相接合的新型工科大学,那将是深圳和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喜事。
附件:麻省理工学院是怎样影响了世界的:
MIT is well known for its entrepreneurship, and a 2009 study entitled Entrepreneurial Impact: The Role of MIT by the Kauffman Foundation quantified that entrepreneurial spirit:
- If MIT graduates formed their own country, it would have at least the 17th-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 MIT graduates have founded over 25,800 companies worldwide. 6,900 of these are located in Massachusetts alone.
- Over 3.2 million people owe their jobs to a company founded by an MIT grad.
- MIT companies make over $2 trillion dollars each year.
Some of the 25,800+ companies founded by MIT alumni:
- McDonnell Douglas
- Campbell Soup
- 3COM
- Bose
- Analog Devices
- MathWorks
- Gillette
- Texas Instruments
- Akamai
-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IDG)
- Teradyne
- Raytheon
- Genentech
- Harmonix
相关专题:关注南方科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海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090-47814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