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大模型Kimi:“人的饥饿感来自哪里,如果是多因素,请对因素重要性进行重要性排序?”
大模型给出的结果按照重要性综合排序为:“1. 血糖水平;2. 胃肠激素;3. 胃部的机械感受;4. 心理因素;5. 生物钟;6. 营养摄入不足;7. 水分摄入;8. 环境因素;9. 运动。”
于是给到一个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最简单的两种瘦身之路:A. 控糖型;B. 控腹型。
A. 控糖型注重控制好每个阶段的血糖浓度。
先吃足够的热量,但是需要减少肠胃激素和胃部机械感受,让自己只忍受肠胃空虚的机械饥饿感,不忍受低血糖带来的生理饥饿感。差不多一周当肠胃空虚的机械饥饿感减少后,在适当降低热量摄入,让自己只忍受低血糖带来的生理饥饿感,不忍受肠胃空虚的机械饥饿感。
在一阶段的身体适应低糖,因血糖低带来的生理饥饿感减少,那么视为第一个循环结束。
于是开启第二个循环。如此往复,每周进行体重管理和摄入热量管理,达到瘦身目标后身体所需要摄入热量减少、胃部也很容易吃饱。
B. 控腹型注重控制好每个阶段的饱腹感。
先吃足够的低热量食物让自己不忍受胃部的机械饥饿感,但是减少热量摄入,让自己忍受低血糖带来的生理饥饿感。差不多一阶段后,身体适应了低热量的摄入,低血糖的生理性饥饿感减少后,减少食物体积的减少,让身体忍受肠胃空虚的机械饥饿感。当身体适应了肠胃空虚的机械饥饿的时候,那么视为第一个循环结束。
于是开启第二个循环。如此往复,每周进行体重管理和摄入食物量的管理,达到瘦身目标后身体所需要摄入热量减少、胃部也很容易吃饱。
目前本人采用的是类型A“控糖型”瘦身法,完成第一阶段后,发现就是山珍海味在自己面前,会主动选择热量少,不超标的食物,并且很容易就感觉到吃撑了,吃不下去的状态。
网络上很多瘦身软件主要走的是类型B“控腹型”瘦身法。我觉得两条路都没有太大的优劣。在瘦身过程中,需要阶段性地控制好是血糖生理饥饿或者肠胃机械饥饿当中的一种。如果让一个意志非大坚定者,尤其还是工作状态的人,同时忍受血糖生理饥饿和肠胃机械饥饿,我想大概率是无法很好的完成既定目标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