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生转发来的化物所网站上的新闻,关于表彰2013年度大连化物所高被引用科技论文及近期热点论文的通知:
http://www.dicp.ac.cn/xwzx/tzgg/201302/t20130225_3779156.html 看到我在读博士期间在导师李灿院士的指导下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名列其中,Direct synthesis of Al-SBA-15 mesoporous materials via hydrolysis-controlled approach,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Li, Y; Zhang, WH; Zhang, L; Yang, QH; Wei, ZB; Feng, ZC; Li, C,2004,108,9739。截止2013年1月31日,引用次数达到了104次。感觉该写篇东西纪念一下,这篇文章的经历及导师详尽的指导过程,也许写下来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是我经常拿来指导研究生的一个很好的范例。虽然是第一篇文章,投到JPCB,不到1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接受发表了。评审意见也非常好,记得很清楚,李老师收到文章接受的邮件是晚上11点,当时他仍旧在办公室工作,收到邮件他马上告诉我了,那一刻真的很开心。这篇文章开始做是2002年9月份,总的来说实验进行的还是非常顺利的,基本几组实验以后就成功得到了想要的材料,但是在写文章之前,导师要求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所以对实验结果的验证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实验进行的顺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师兄张文华的指点,张师兄也是师出名门,科大的硕士、硅所的博士,导师都是材料领域的知名院士,当然也是做材料的专家。刚刚入学的时候,李老师一再嘱咐我,师兄做材料方面有高招,让我好好跟着师兄学习,记得导师当时开玩笑说让我在师兄离开课题组之前把他的高招都学来,举例说以前的学徒工都是给师父端茶递水倒洗脚水的,第一年进实验室,一定有把自己当做学徒工的心态,好好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在导师和师兄的指导下,我非常认真的学习了SBA-15的合成过程,扎实的做介孔材料的基本功让我很受益。所以在博士及博士后阶段做材料基本是一做一个准。发表了近7篇3.0左右的文章。后来在荷兰做博士后期间,荷兰的导师让我指导一下他在Shell的一个博士,可怜这个丫头在我指导之前,做铝掺杂的介孔材料做了一年的时间都没做出来。等我去指导的时候,才发现她一点做介孔材料的常识都没得,全靠自己摸索,所以一直做不好。这才知道自己被安排跟着师兄学习有多幸福,真的有时候新人没人带很辛苦哦。
这样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开始动手写文章。第一次写英文文章,虽然我自认为英语不错(四级考试曾经考了97.5分),但是真正写英文文章那是很多东西需要补的,第一稿辛辛苦苦写了三个月,终于凑好交给导师,战战兢兢的等导师的评语,过了两个月,路上碰见导师,问他文章的下落,导师说你那个文章,我拿起好几次,写的一塌糊涂,实在没法改啊,你回去再好好改吧。自己满意了再给我。就这样回了,又修改了两个月。再交上去,导师开始修改,在这期间,导师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改了7稿。7稿完成到投出去,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在这7稿的修改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关于科研、关于学术、关于写文章、甚至关于做人做学问)也许比别人发表7篇文章还要多。有些李老师修改的手稿,我还保存着。有些学术思想,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一定很明朗,却是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对学术思想的提炼也是一遍比一遍更深入。导师在这篇文章的指导过程中教会我的严谨学术态度和开阔学术视野,基本奠定了我的学术态度和科研方法。
为了把这篇稿子写好,期间李老师还安排我和来课题组访问的好几位老师请教讨论了几次,包括赵东元,肖丰收老师。记得那次跟肖丰收老师请教完,他立马从笔记本电脑里拿出来一篇稿子让我看,说是已经基本修改好,准备投出去了。我大概看了下,也是做Al-SBA-15的,虽然实验方法不同,但是结果有点近似。这样这两篇稿子基本是同一个时间段投出去的,不然我这篇稿子估计就不一定能中了,他的文章比我们早几天发表在Chem Mater上的。
这次高引用论文中18篇,有7篇是李老师课题组的,我想除了李老师选题比较好之外,他对文章的严谨态度是决定文章档次和水平的主要因素吧。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下了功夫做,下了功夫写,才可以出好文章。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414-66569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