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in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xing9

博文

向武夷山先生请教:本人对《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的评论

已有 3081 次阅读 2015-7-11 08: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中国科学报》对此报告做了转载, 武夷山先生在科学网上也转载了《中国科学报》对《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的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04058.html

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年也有一个73页的“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5)发布“:http://www.agrogene.cn/info-2534.shtml。   大体上是仿照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写的一个报告

 

本人是外行, 说白了, 看不懂, 不懂在哪里?


什么叫"国家创新指数"或“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这2篇报道都没有给出定义或计算指数的方法(公式), 就给出了这个指数的结果(声明: 我没有看到《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全文)。 看的人(包括本人), 看了后不得其要领,  估计领导看了也不知其所云,坠入五云雾中。 这样的国策报告大概只有写这个报告的几个人能交流。 由于武夷山先生是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副院长, 所以在这里向武夷山先生请教3个问题:


1. 你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中的创新指数的英文是否是“Innovation Index。 如果是, 武夷山先生是否能简要的解释一下你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这个报告中关于“Innovation Index”的定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出来的?(我主要是学习, 不想去查阅太多的资料)

2. 在你的博文中说“《报告》同时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8.4,位列第19位”,为何康奈尔大学2014年的“全球创新指数”中说中国的创新指数得分只有46.57, 世界排名29位(见截图)?难道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方法与国外不同或者不接轨?



3. 这个国家创新指数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因为在康奈尔大学的排名榜上位列第一的是瑞士, 新加坡也要排名第7, 难道美英法俄日都不如瑞士和新加坡? 难道这个创新指数能准确的说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本人请教了一位在中国专利局工作了17年的专利审查官(我的一位同学),他说“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是一个奇怪的术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所以无法解释”


我目前查到的资料是“创新指数”, 或“知识产权指数”这个概念出现不超过10年。 我正在试图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国策报告中,关于"国家创新指数"或“知识产权创造指数”的定义或计算指数的方法(公式), 以后理解透了, 再写一篇博文。 现在就是向武夷山先生请教, 以免我在查找资料时, 不至于误入歧途, 浪费时间。所以请武夷山先生不吝指教。


超级沙发:

武先生回答我的问题: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这个报告中关于“Innovation Index”的定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用五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其中20个定量指标,10个定性指标)来测度。对于任何指标,以最大的指标值为100分,其余数值折算成相应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之间都是等权的。

的这个报告中关于“Innovation Index”的定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出来的? 时做了如下回答

答:用五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其中20个定量指标,10个定性指标)来测度。对于任何指标,以最大的指标值为100分,其余数值折算成相应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之间都是等权的。

====================================

我不知道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的这35个技术指标的具体详细内容, 但专利肯定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我希望武先生能把专利这个指标的细节发到科学网上。 我下面给出中国农业科学网的“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5)发布”中一个有关专利的统计表发在这里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这个报告基本上是效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的方法写出来的,其创新力的专利统计基本上就是根据专利数目来判断的。


懂行的人知道,专利的数目不能完全代表创新力, 更重要的是多少专利转化为产品, 和转化成产品的那个专利有多大的市场价值和军事价值。这些统计指标我估计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和武先生给出的40个指标中是没有的, 估计他们也没有能力做这样的统计。 武先生据专利数量而不是专利质量得出北欧的创新能力会比美欧日俄还要高的结论,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打个比喻, 你100个螺丝钉的专利, 比不上人家一个芯片的专利。 所以不能单看专利数量, 还要看专利的转化比例和经济军事价值。

小结:我的印象就是创新指数这个指标目前还不成熟, 方法上尚待改进
1. “Innovation Index”难以“一言而蔽之”,
2. 而且没有一个国际统一的判断标准
3. 其对国家领导人的顾问咨询价值尚待确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2008-904560.html

上一篇:关于中国工业水平的国别年代差的问题是原作者画蛇添足说了句屁话
下一篇:张辰宇“miRNA重大发现”后的国际研究动态---科学网版
收藏 IP: 73.33.233.*| 热度|

1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