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d42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xd428

博文

我的理论批评之路

已有 3611 次阅读 2011-10-16 13:48 |个人分类:文艺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style, class, face, xml

 

  

  五六年前,在给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通讯》写的一篇文章里,我就说过,在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上,我算是一个真正的“两面派”:不但在儿童文学园地里认真写作与研究,在整个文学创作理论队伍里,我也有勤奋的身影。相信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用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实践来实现自我指认的。

  20101019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作家网和《文艺报》发布公告,宣布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我幸运入围并成为本届鲁迅文学奖最年轻的文学理论评论奖的作者,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我意料之内的。

  意料之外,那就是所有的评奖都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并不是绝对的真理的确认,而是相对的筛选。意料之内,那就是我从事文学理论批评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做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也近十年,而且做得很认真,也没有按照传统的路径去走,因此,虽然取得成果有一个过程,但最终还会被承认。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理论批评之路,感想很多。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批评文章,是在大学的校报上,那时候读到自己尊敬的张秉政教授写的一篇散文诗,就禁不住写了一篇短评,投给了校报。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大报大刊上发表文学评论,是在《中国煤炭报》上。那时候,《中国煤炭报》副刊的编辑都很厉害,著名小说家刘庆邦和诗人陈万鹏,都在那里做编辑,我有幸从那里起步,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和评论,是很不容易的。

  后来,我一直在写诗、散文的同时,坚持阅读中西文学理论,尝试着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记得,在安徽的高校里工作时,业余时间大部分用来读书了,我是英语系本科毕业的,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不可能像中文系学生那样得到专门的文学训练,因此深感理论底子薄,就购买了上百部文学理论著作阅读、学习。与此同时,在阅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同时,主动积极地从事评论写作,先是给一些熟悉的诗人、作家的新书写短评,慢慢地就学会写一些长一点的研究论文。到了北师大中文系读研后,更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用心读书,认真听课,陆续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和《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文坛》《名作欣赏》《南方文坛》等专业性期刊发表了不少评论,其中不少因为见解尖锐,具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力,而受到各方面关注。记得读研究生时,光是人大书报复印资料的《文艺理论》和《文艺理论文摘卡》《当代文学文摘卡》就转载了十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和《中国教育报》等重要报纸发表的头条理论批评文章,就达50多篇。这可以说是一般的理论批评家很难做到的。

  我写理论批评文章,很喜欢投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和《学习时报》等有影响的报纸。一是因为国内的文学评论专业刊物小圈子化严重,总是那几个哥们姐们在里面闹腾,而且关注的也是那几个作家,对一些底层的没有进入主流文学圈的作家,几乎是不管不顾的;二是因为我觉得这些报纸发行量大,而且很多人关注它们,所以就把自己写的文章尽可能地往这些地方投寄。果然不出所料,每次发表,都会有很好的反响,一些师友读了都会及时发短信或邮件表示祝贺。记得高洪波老师就多次提到他在这些报纸读到我的文章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一些千里之外的师友读到后也会及时短信或电话祝贺。不过,他们也注意到了,我在就一些文学现象进行评述时,会尽可能地建构一些新的话语,并用最新的理论去提炼事件,去把握文学与时代的脉动。我极不愿意像有些大学里的教授,写死文章,拉开大架子,好像学贯中西,其实既没有文学创作体验,又没有理论上的探索,还没有对审美世界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事批评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尽可能地把批评文章写得有理论一些,有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不人云亦云,更不会吹牛拍马,让读者看不起自己。同时,理论批评要达到通透的境界,一定要有文学创作的实践,即使不是一流的作家和诗人,也要有一定的审美创造力。我的一个优势,就是自己发表过大量的诗歌、散文、童话,还写过一些寓言、小说和报告文学,出版过多部诗集、散文集和童话集,应该说,文学的多种门类的写作甜头都品尝过,这对我的理论批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自己做批评,并不把自己当做作家和作品的法官。尽可能采取对话的姿态,即使有些现象看不顺眼,要秉公直言,也是对事不对人,不谩骂讽刺别人,更不攻击别人、侮辱别人。做到有理论依据,同时尽可能地让读者信服。《学习时报》的编辑曹颖新老师有一次发短信对我说:“谭老师,您的文章往往能关注最新现象,还切中要害,给人以启发。”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一个很高的奖赏和鼓励。记得杨少波兄负责《人民日报》文艺理论版时,他多次向我约稿,每次我给他的稿子,都会润色得非常好!还有《诗刊》的李小雨、蓝野和唐力,《清明》的赵宏兴,《南方文坛》的张燕玲,《艺术广角》的苏妮娜,《天津文学》的林雪,《清远日报》的唐德亮,《人民日报》的李辉、董阳、张健,《光明日报》的王国平,《中国艺术报》的金涛,《中国文化报》的高昌、刘茜,《文学报》的陆梅,《学习时报》的曹颖新,《文艺报》的王山、熊元义、周玉宁、刘颋和刘秀娟等几位编辑,总是会鼓励我,约我写稿,给我加任务,使我多思考。

  我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出版后,张晶、江冰、熊元义、刘忠、周国清、王泉、杨鹏、侯颖、萧萍、李东华、王衡霞、曹文英、马忠、雷鸣、黄春华、谢少飞、李清扬、谢毓洁等多位教授和学者给予了及时的评价,让我更坚定了批评的信心与学术的理想。

  应该说,这些年之所以能在理论批评方面有所成绩,与许多老师、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要再一次感谢所有支持过我、扶持过我、关爱过我的编辑老师和鼓励过我、信任过我的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集子定名为《新世纪文学批评的踪迹》是因为它主要是对新世纪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说,而不是对我新世纪文学批评的一个完整概括,我前面出版过的几部理论批评集,亦多有对新世纪文学现象的评说。

    敦煌文艺出版社王忠民社长与我是好友,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儿童教育研究专家和散文作家,此书的出版有他的看重。责任编辑尚再宗老师,是一位很细心的编辑,我的《重构文学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传媒与文学》也是他认真编辑的。王忠民社长和尚再宗老师的支持令我感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1762-497447.html


下一篇:雨中登香山
收藏 IP: 123.114.134.*| 热度|

2 杨华磊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