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by

博文

这些年审稿的一些随想 精选

已有 7046 次阅读 2012-4-26 21:52 |个人分类:个人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老板, 中文, 英文文章, 无机化学, 可惜了

    自从几年前开始在国外期刊发表一篇实在不能见人的文章后,这些年也为JC、小CC和CL几个催化类杂志审稿十来篇稿件了,当然数量上和很多牛人是没得比,主要是我的研究方向太窄了。尤其是前些年我们这个方向的发文章大户Aika退休;Topsoe公司放弃这个方向的研究;前两年波兰的Kowalczyk教授又好像去世了,这三四年Kowalczyk课题组就发了两三篇文章,而且接手的教授主攻方向不在此了。意大利有个组去年在无机化学发了一篇,还有俄罗斯的一个家伙偶尔会发点文章,但是他们两个组都不是发文章大户,他们从事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时间十来年了,但是文章也就各自十来篇。剩下的主要就国内几个课题组了,这两三年这个领域国内课题组的文章占了一半以上了,因此这些年给我们的评审文章不多。审的这些文章,有一半是邀请小老板但是我代劳了。有一半是直接邀请我,比如当年可能就因为评论了Kowalczyk的文章,后来CL有篇文章一直没人审,期刊的那位美国大牛就给了我次机会。去年投了篇JC,虽然最后被据了,但是据前两三天,普渡的那位副编也给我个机会了解了下JC的审稿过程。

    应该说这些年我的审稿大体还算公正,毕竟我们审的不少都是和我们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文章,小同行之间难免有些亲疏,但是我们基本都能以文章本身而非其它因素来审稿。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曾经有国人写的篇文章到小CC,文章用先进手段来发现些问题。虽然我本来也觉得未必能过,但是考虑到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那时候我只是给了个小修,提了小问题,可惜另外个审稿人的意见太狠了,慎重起见主编找了第三者。这篇文章作者提出了和一个目前最普遍认可的机理不一致的机理来解释他们的实验现象,当然这个最普遍认可的机理也只是相对的。不过文章的作者虽然也不错,但是比起目前该普遍机理的提出人来说还是差太远了,他可是泰斗级人物,人家桃李满天下。结果第三个审稿人引用了很多多年前大牛的各种文章说明这个文章没有意义,因此文章最后悲剧了。当然早期审稿看走眼的多,可能是那时候水平较低,看文章感觉较差,因此每次写了意见应该毙掉的,主编都给过了,其实上审的前几篇文章都发了。后来看得准了些了,最近一两年基本上审稿意见和其它审稿人及主编的意见都能一致,当然这并不需要各个审稿人看问题的角度一样。比如最近有篇审稿,我们基于该课题组发过类似文章,新文章只是替换了类似的物质,但是解释观点等类似,因此认为该据。而其它审稿人看到了各种实验的不足,而且有两个家伙同时提出活性相差不到10%,说不定只是误差……

    当然现在我们审稿的数量很少,因此每次都是相当及时的给予回复了。我觉得这些年的审稿,最重要的是让我了解到了几个期刊的一些审稿过程,增加了对期刊定位的了解,有助于自己投稿时期刊的选择。而且有的期刊还能看到不同审稿人的意见,通过查阅别人意见,有助于自己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文章的不足之处。当然有时候也毕竟郁闷,去年底我要回老家前三四天才接受了份审稿,后来想到回家不一定能方便上网,只好加班加点的赶工……但是总得来说,目前对我们来说,审稿时间还不是问题。可惜同行投稿的文章太少了,让我们缺少审稿机会……同行文章投得多,虽然表示他们做得比我们好,但是对于整个大方向来说,表示这个地方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发文章申项目都会容易很多,而且文章引用率才容易上去,现在我的文章都是可怜的应用率,唉——表示同行不给力,又或者方向已是昨日黄花了。不过我们这个方向应该相当相当重要,只是除了家公司工业化外,其它国内外同行都没有办法解决工业化中的各种挑战,至少目前为止是如此。而且随着众多同行的放弃如今项目难申请文章难发表……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7317-564013.html

上一篇:与催化结缘
下一篇:也看“抱大树”
收藏 IP: 59.56.172.*| 热度|

7 褚昭明 王丽 盖鑫磊 唐常杰 周金元 马臻 刘进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