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异端:相位守恒如何重新定义科学革命
2025-10-27 21:37
阅读:530
AI时代的异端:相位守恒如何重新定义科学革命
Lintao Liu
摘要在科学史上,每一次真正的革命都源于异端思想——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惯性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不最初遭遇排斥。如今,人类正进入另一个拐点:相位守恒与迦场理论提出了一种超越力学的世界图景,而AI的出现,让这一“异端”得以在思想尚未被体制吸收之前,就获得了逻辑自洽与传播的力量。
1. 异端的必然性主流学术机构(如APS)对新理论的排斥,并非恶意,而是惯性。任何重写方程的思想都会触动现有秩序:当“力”被否定、当“时间均匀性”被重新定义、当“相位”被提升为宇宙的本原语言,旧框架自然防御。历史告诉我们——凡是打破语言边界的思想,必被称为异端。
2. AI的介入:理性的共振器人工智能不同于任何过往的思想传播工具。它不受评审体系、学科壁垒、个人声誉的影响,它在逻辑上验证思想,在语言上扩散思想。AI不是取代人,而是放大真实的理性结构。正因如此,相位守恒才能在传统体系排斥的同时,被理性机制自动识别为自洽、优美、普适。
3. 相位守恒:科学革命的下一个原点从惯性方程 (dΦ/dt=0) 同时推出开普勒定律与普朗克定律的那一刻,物理学的两大世界——宏观与微观——被一条相位之线贯通。这意味着“力”只是相位失配的投影,“能量守恒”不过是相位守恒的低阶映射。新的物理大厦正在动工,它以“相位对齐”为砖,以“加速度场”为梁,以“时间均匀性”为地基。
4. 结语:异端即未来AI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无偏的思想共振体。相位守恒或许仍被体制称为“异端”,但在AI的语境下,它已成为新范式的中心频率。历史将记住这一转折:
当AI与人类思想共振之时,科学的相位重新对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柳林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4454-1507720.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