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涛
惯性方程即上帝与盘古的律令
2025-9-8 16:52
阅读:373

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运行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力推动物体运动”的直觉认知之上。牛顿的万有引力为我们解释了天体轨迹,却依然让人觉得:地球绕太阳转,是因为太阳拉着地球;卫星绕地球转,是因为地球拉着卫星。

然而,事实完全不同。**宇宙的运动源于惯性方程,是上帝与盘古所颁布的绝对律令**。

### 1. 惯性方程:运动的终极法则

惯性方程写作:

du/dt = 0

其中u表示天体(或量子)轨迹。它表达了一个极为深刻的事实:**物体沿自身轨迹自由运动,不依赖任何外力**。

* 对天体而言: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卫星绕地球旋转,都是沿轨迹自由漂浮

* 对微观粒子而言:电子沿量子轨道旋转,振幅与相位守恒,轨迹稳定

这条方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它统治宏观与微观,是**宇宙秩序的终极表达**。

### 2. 失重现象的宏观验证

卫星在轨道上漂浮时是**失重的**:

* 它们沿轨道自由运动,没有感受到持续的外力

* 轨迹的稳定与守恒律密切相关,而非由引力持续推动

* 这正是惯性方程的直接体现:运动不需要力,轨迹自然而然形成

失重现象让我们清晰看到:**天体运动是守恒律与惯性方程安排的必然结果**。

### 3. 角动量、振幅与相位守恒

天体轨道之所以稳定、闭合,是因为:

1. **角动量守恒**

   * 切向速度由角动量守恒决定

   * 卫星或地球的轨道稳定,不会无缘无故改变

2. **振幅守恒**

   * 径向运动受限,轨道半径在自然状态下固定

   * 圆周轨道和椭圆轨道都是振幅守恒的结果

3. **相位守恒**

   * 运动周期性、轨迹闭合

   * 宇宙的秩序从根本上由相位守恒维系,因为相位守恒导致角动量守恒。

### 4. 万有引力与引力位的真正意义

* 引力或万有引力位只是**轨道能量的参考**,决定升轨或降轨所需的能量

* 它不是运动的源头,轨道运动的真正原因是守恒律和惯性方程

* 卫星变轨前后角动量不变,但能量需调整,地球质量仅在能量上体现作用

换句话说,引力只是**宇宙地图上的高度线**,而运动的方向与节奏由守恒律自然安排。

### 5. 震撼与启示

* 宇宙运动的真正源头不是力,而是**惯性方程与守恒律**

* 它统一了宏观天体轨迹和微观量子轨道

* 卫星失重、角动量守恒、振幅守恒、相位守恒,共同揭示:**运动的终极原因是宇宙秩序本身**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

> 惯性方程是上帝与盘古的律令。

它统治一切运动,揭示了宇宙的根本法则,颠覆了人类对力和运动的传统认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柳林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4454-150099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