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宽
电影《冈仁波齐》: 活脱脱的一部科研指导手册 附318自驾见闻 精选
2017-6-23 21:35
阅读:28290
标签:style, color, background, center, white

电影《冈仁波齐》:活脱脱的一部科研指导手册

——附318自驾旅途见闻



冈仁波齐(网络图片)


一. 剧情

   前几日第一次从朋友圈看到电影《冈仁波齐》的消息,便怦然心动(why?后表),默默记下了上映的日子。6月20日以来每天心里痒痒,一边对着办公桌上的“待办事项”撸袖子加油干,一边抽空瞄一眼几个影院的上映安排,终于按捺不住,于午休时间,不忍眨眼地观看了影片。



剧照


影片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藏东芒康县普拉村村民为了完成父亲生前的遗愿,决定带着叔叔杨培去拉萨和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神山朝圣,村子里的人听说后纷纷加入了朝圣的队伍,于是新年后,吃穿住行的所有用品装在一辆拖拉机上,就出发了。



朝圣者和后面的后勤拖拉机


剧中的人物:

想替父亲完成遗愿的主人公,四十多岁;

主人公的叔叔杨培,七十多岁;

20岁左右男子和他已经怀孕半年多的姐姐,怀孕姐姐的丈夫;

家中盖房出事故造成两死一伤负债累累的男子、其妻和9岁的小女孩扎扎;

因为杀生而心感罪恶的家徒四壁的屠夫;

手部残疾和怀揣闯荡梦想的两个男子。

出发时共11人。



中途休息



9岁小女孩扎扎


以为会注重仪式感,出发时定会有隆重的场面,没想到简单的一句招呼就开始朝拜了。

既然朝圣,肯定不是乘飞机、坐火车汽车,也不是徒步,而是几步一拜,拜到拉萨河冈仁波齐。

从普拉村到冈仁波齐多远呢?

百度地图选用驾车显示2435.1公里。



起点和终点


一路上风霜雨雪。




路漫漫其修远兮。




孕妇同老人起初是在队伍前面步行,中间是朝拜者,后面是拖拉机。行至一百多公里的左贡县境内时,孕妇生产,产下一子,休养之后,将孩子放到拖拉机里,孩子母亲也加入了朝拜的队伍。



朝拜途中出生的婴儿

遇到路上有水,怎么办?依然是拜过去,于是脱掉外面的围裙,呼啦呼啦地扑向水中,水花四溅。过去之后,再脱掉衣服晾干,换上备用衣服。




行至离拉萨还有汽车约2小时路程时,一辆运送病人的汽车追尾将拖拉机撞到沟里,拖拉机头坏了,汽车司机说需要将病人尽快送到拉萨,三言两语就道别离开了(车祸处理的very简单),于是放弃车头,大家开始连拖带拉地拖着拖拉机的车斗前进,前进一段,放下,再返回到标记处朝拜,再推车。



推着拖拉机车斗前进

队伍休息时喝茶,遇到一对夫妇,丈夫拉车妻子牵着毛驴,邀来一起喝茶问为何不让毛驴拉车,回答说平路人拉,上坡才让毛驴拉,如果一直让毛驴拉会累着的。


到达拉萨后,路费花完了,于是大家到建筑工地打工,宾馆女老板曾发愿磕长头10万个但未完成,协商由朝拜者完成,于是房租免了。



   继续出发,孩子母亲开始背着孩子朝拜。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神山冈仁波齐。晚上老人咳嗽几声。清晨,发现老人已经离世,于是便葬在山麓。

冈仁波齐(网络图片)


   毫无征兆,字幕出现,电影结束了。留下观众一片错愕,慢慢将思绪从雪域高原拉回到现实烟火。



一. 科研指导意义

   看完电影,颇有感慨:这不就是一部活脱脱的科研指导教育片么?!





   感悟之一:树立远大的目标(真空洞的口号,呵呵

   朝圣,可以去乡镇的某座古塔,可以去芒康县城的某座寺院,还不满足的话,去拉萨还不成?

   不成。

   一定要去心中最高的圣地、宇宙的中心、终极目标——冈仁波齐。为何冈仁波齐?请自行搜索。


   科研,可以混个博士毕业,可以弄几个专利发几篇文章,还不满足的话,评上个教授还不成?

   不成。

   一定要完成心中最高的心愿,解决有重大价值的问题。


 

  感悟之二:只要理想远大,路上不会寂寞

   朝圣发起人随口向周围的人说说想法,很快就聚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此处该年hang呢,还是念xing呢)。

   科研,只要目标明确,路上一定有同行相伴。


  感悟之三:只要出发,就不嫌晚

   朝圣者中既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九岁的孩子,虽然一路艰辛,最终都到达了目的地。

   科研,既有二三十几岁成名的大家(你知道很多的),又有半生默默无闻六十多岁才一鸣惊人的实例。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出不出发的问题,没有早晚的问题。

   对于止步不行的人,远方永远在远方;

   只要迈动脚步,远方在就向我们走来。


  感悟之四:志存高远,心无旁骛

   朝圣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麻烦。

   例如:在离拉萨还有百十多公里的地方,每后面拉病人的越野车追尾,翻到到路边的沟里,车轴断裂。双方只是简单沟通了下有无受伤,就相互道别了,没有指责,没有抱怨,没有索赔,没有纠缠。虽然之后只能拉着车斗前进,但没有影响前进的步伐。

   例如,9岁的扎扎说头疼,孩子母亲安慰说没有关系,到前面县城买药吃了就好了。

   例如,碰到了山体滑坡,朝圣者之一的腿被砸伤,等等。

   但是,无一例外地,他们都采取了最简单最本真的方式处理一下,就继续上路了。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


   科研,路上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被鸡毛蒜皮碎片化,就一定无法投入到无限的为科研服务中去了。


 

   感悟之五:行百里者伴九十

   朝圣者到达拉萨,已经是众多众多many many多人中的圣地: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

   朝圣者到达拉萨也很激动,从远远地望到布达拉宫,他们就肃穆矗立,各种激动的表情...

   但是,这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只要没有到达最终目标,便会一直向前绝不停息。


   科研的路上,也有很多路边风景:也许今天有个“北三环学者”可以评评,也许明天被带上个“花果山专家”花环,可以激动,可以自豪,可以自拍马上发个朋友圈等着点赞...

   但是,这里不是“冈仁波齐”。

   发完朋友圈,应该继续前行。


   感悟之六:科研的路上即可生孩子又可带孩子

   怀孕过半程的孕妇也加入到朝圣者的队伍中,大家没有嫌弃,中途生产,休养之后,带着孩子上路了。从生孩子之前走着前行,到生完孩子将孩子放在车斗中礼拜前行,到后来孩子稍大背在背上礼拜前行,整个过程简单、流畅而又自然,一点都没有违和感。

   9岁的孩子在家,只剩老人无法照顾,也让大家带上。路上孩子不但没有成为累赘,还不时地鼓励一下在地上躺着偷懒的屠夫,在驻地跳跳绳活跃一下气氛。


   

   所以,可耐的女同胞们,只可以想办法,只要找借口,就说明有点动摇了啊是不是呢不同意也没有关系...



   感悟之七:缺乏科研经费肿么办:自力更生+寻求帮助

   行至拉萨,路费花完了。

   {说明一下:拖拉机好的时候需要加油费,被撞坏后不需要油费了,晚上搭帐篷睡,吃的是自己带的,生个炉子做,因此费用已经降到了最低}

   他们一方面去建筑工地打工,搬水泥抬木头挣路费,同时,帮着旅店老板娘完成她的心愿,房费被免了,于是两个月之后,又可以前进了。

   

   科研经费不足怎么办?

   一方面自力更生,如本来计划委托给需要费用的外单位完成的工作自己完成;自己动手做一些器材试件等等;  

   一方面可以寻求帮助取得认可,减免一些费用,争取一些费用,积攒资粮以便继续上路。


   感悟之八:抵御诱惑坚定目标

   在拉萨时,19岁的小伙子去理发,遇到一位"白美"(富不富不知道),小伙子在椅子上转一圈转一圈就是不想离开,说结束朝拜再来见她。

   似乎每一个西行的路上都有一个女儿国的国王在等着啊!

   小伙子只是心动,没有行动,继续完成了朝拜。


   科研路上的“理发女”就更多了。

   君不见学院大楼看门的老马都6套房子了(参考文献见科学网);

   君不见隔壁家的师兄已经在晒躺在三亚海滩上吹风的照片了;

   君不见当年的学霸成立了一个“你馋不”盖浇饭快送,每天收入若干大洋了;

   君不见的事情大多了,足够触动君的凡心啊!


   但是,但是,无论“理发女”如何动情地倾诉“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既然选择了冈仁波齐,便只能坚定前行。


   感悟之九:开放心态 广泛交流 纳言践行

   路上遇到一位老村长,交流时老村长传授经验说:

   屠夫不应该在头上带着红绸巾(普通人见面也要脱帽呢);磕头要头碰地;一路上要想着心里发的愿,要发利益所有众生的大愿...

   大家悉心接受。

   如果没有在路上打招呼,也许就没有跟老村长的交谈;

   没有交谈,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传授经验。


   因此,广结善缘,悉心聆听科研前辈和同行的教诲,可以少走弯路提高质量。


   感悟之十:团队问题:大家都可同行,大家都要同行。

   影片:发起人说出计划朝拜后,很快有许多人想加入,不管谁加入,都是“好啊,好啊”,并没有对对方的出身素质水平挑三拣四,每人都可同行;

   在路上,无论是生孩子、腿被砸、车被撞等诸多问题,大家都没有抱怨,都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无论是年轻力壮腿脚灵便,还是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都没有脱离团队背叛团队嫌弃成员,而是一同推车一同烧火搭帐篷挣路费,既无特权之人,也无掉队之人,大家都要同行。


   科研:从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到同床异梦同室操戈的例子太多了。若像影片这样大家同心,何愁不其利断金呢?


   感悟之十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列位看官补充:

   影片:......

   科研:......


   



附:318国道自驾见闻


   为何这个影片这么激动和有感觉呢?


   因为本人在long long ago 的某个暑假,也曾自驾从成都,沿着318国道到拉萨一趟!边看着电影,边回忆当时在318的场场幕幕,心有戚戚。

   每个人都有个远方的梦。烟雨空蒙的江南也罢,大漠孤烟的西北也好,抑或西域风情热带风光,偶尔从心底翻入脑海。

   第一日,从成都出发到磨西镇。


   一路上云白天蓝,山青水绿。

   随着天上云朵的漂移,路上明暗变幻,一边山高巍峨,一边谷深幽远,绿色背景下偶尔跳出的村庄告诉路人这里依然是人间。


318国道下的村子


磨西镇小街,一店一风格

   第二日,从磨西镇经海螺沟到新都桥

   随着海拔的增高,植被和树木的形态也随之变化。在3000米左右的海拔,树木在环境的作用下枝粗叶疏,很有仙风道骨的赶脚。

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雪山



一个平台上有舞蹈,跳舞的怡然自得,看舞的喘着粗气(高原缺氧)


不知年代多么久远的雪山下的冰川


海螺沟河滩的红石头


流水和人家


跑马溜溜的山上...


   晚上住宿新都桥,开始有高原反应。  

 

   第三日,新都桥—理塘—巴塘


路上烟雨空濛


人在车里,车在路上,路在山中,山在云中,云在眼里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原野牧歌


风不吹,草也低,见牛羊


理塘的一座藏传寺院



寺院边上两个小姑娘,准备的一些小礼物第一次派上用场


路边搭车人


   318国道上搭车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和文化,搭车人人生百态。一路上搭了不少人,听了不少苦辣酸甜。

   因为去西藏如果走川藏线,不通火车,长途汽车要一段一段地坐很不方便,加上“最美国道”赞誉的诱惑,吸引了各种驴友沿318进藏,除了自驾之外,搭车是常见的一个途径。

   在这条路上发现了一个鄙视链:徒步不搭车的高高在上,目不斜视心无旁骛地孑然前行,当然装备也最多,从脚到头的穿戴都很专业,无论风雨都不惊慌,或前行,或穿着雨衣在雨中发呆,心态稳定。

   第二层是徒步搭车的。中途捡的人中有位在厦门上大一的姑娘,在高中时代就每天健身准备进藏,大一整年课余打工攒够了进藏的资费,出发前做了各种功课,做好了徒步进藏的心理和工作准备,但可顺路搭车,是这一族。

   第三层是主要靠搭车的,明显功课做的不够多,两三人一段一段搭车越好在某地在集合的情况居多。

   最后一层是跟团游的,当然318上没有,拉萨附近很多,经常看到的是衣服、鞋子乃至化妆都与天高地远的西藏游不甚协调,每到一处纷纷购物、自拍,之后就是同导游争执。

   还有骑行族,其中既有骑行+搭车模式,也有只骑行的模式。


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抽象的,路的尽头总有一种力量,吸引人前行


   第四日,巴塘—八宿



深山沟里躺着的小村庄



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五日,八宿-来古冰川-然乌湖-波密

   山的一面能吹来湿气,草木葱葱;另一面因缺水嶙峋干瘦,山势地势变化,植被也形态各异。



各种油菜花



山脚下的村庄:山上山下各不同



鸡犬之声相闻



冰川


   第六日,波密-林芝-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夜宿波密,半夜里得到联系说通麦天险单向通车,需要早出发,于是夜里2点便出发,一路上夜深人静,只有汽车同路面的撞击声。果然通麦天险路况极差,经常见到普通轿车的挡泥板掉落在路上。右侧的山上因大雨不时有落石磙落,引起声声的惊恐。

   快到林芝的时候,天光放亮,朝阳下车行景换,气象万千。



路的尽头云雾缭绕,如入仙境



朝阳下的山脚



云缝里有个村庄



雅鲁藏布江边上的一大大大堆沙子。如何形成的呢?求解释



大峡谷,南迦巴瓦峰远眺


   第七日 林芝-巴松措-拉萨

   林芝有很多美誉,看过之后觉得每个美誉都不为过。过了林芝之后道路平坦多了,景色也有变化。

   318沿途很多县城较小,旅馆商店为以驴友为服务对象的很多。百十来块一个房间的普通旅店和20元一和铺位的旅舍的并存,便宜旅舍一个大通铺十几二十几个人,不分男女(是否此时此地大家已经忽视了性别的差异)按顺序入住。在其他地方无法理解的事情在这里和谐又自然地存在着。




安静的巴松措



水波不惊



米拉雪山远眺



到拉萨边上了,前方的云耷拉到地上,下雨了


   越是临近拉萨,路上的骑行族越是不淡定起来,一路的艰难险阻都已克服,现在胜利在望,就在眼前,他们不再只顾低头汽车,而是边骑边张望,骑行的速度不再那么稳定,而是明显加快的蹬车频率。人啊,在某些目标现前的时候,一样一样地。


   之后的若干日:拉萨及周边。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另一个角度



围墙,和周围的经行者



羊卓雍错,三大圣湖之一



大型室外演出:文成公主


   现在很多景点都有大型演出,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再见五台山等,是现在很多景区的一大特色。但是从看过的演出中,这台演出无疑是规模最大、台词最打动人心的。

   皇帝的女儿出嫁,一去此生注定不复返,再也回不了娘家;出嫁之路就要走三年;嫁到的夫家为十分边远的不同民族......每一条都让人心动一下。

   唱词恢宏大气,很多都是心愿念及大众的安康、天下的和平、世间的幸福,兵戈不起灾戾不生。想到自己也是他们祈福的对象,莫名感动。

   当时大雨,观众在看台的挑檐下,而演员全部露天,女主角一甩头,头上积攒的雨水在背后灯光的照射下如孔雀开屏般洒亮晶晶向空中,掌声与其说是对美的赞誉,不如说是对演员敬业的感动。



牧场,河水,远山,和青藏铁路



雪山,草地,每一地都能同时看到一年四季。



高原圣湖:纳木错。看惯了天高地广的人,大概心胸也会随之宽广吧


    如果看到了这里,一定给予奖励

   太不容易了,尤其是手机用户,得消耗多少流量啊!


   但是,如李宗盛代言的一句广告语所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演绎一下,人生也没有白看的文章和图片。


   愿列位看过本文之后:

     胸怀更宽广!

             目标更远大!

                     步伐更坚实!


   最后祝身心健康,周末愉快,科研(不做科研的将全文的科研二字替换成你的工作)顺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55-10625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