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转载]转自海大校园网,新的大学教育观

已有 424 次阅读 2024-3-26 17: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双创教育师资发展工作坊举办

光明日报客户端晋浩天2024-03-25 22:11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双创教育师资发展工作坊日前在同济大学举办。此次工作坊汇聚了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120多名双创教育管理者、骨干教师、部分双创教指委委员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旨在通过前沿洞察、专家讲座和AI赋能的教学演示,推动全国高校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双创教育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加快培养新质人才。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周斌强调,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呼吁教师加快提升AI技能,以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以及行业企业与就业市场巨变的需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从通用人工智能的三大特征、高等教育的七大转型、培养新质人才的教育新使命和未来双创教育的重点等四个角度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

徐飞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具有通用性、生成性和涌现性三大特性。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人才培养将从传统以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通用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新教育模式,重塑人们对于学习内容和教学目的的理解,迎来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教育图景。

徐飞提出了高等教育七大转型方向——第一,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工业模式向农业模式转变,学生不再是通过标准化流程被动“加工”,而是像自然生长一般“自生成”。第二,教学方法也将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能力培养。第三,在知识组织上,从刚性的分科分类转向灵活的综合集成和元认知。第四,能力培养从中低阶技能习得转向高阶创造输出能力的发展。第五,思维模式的转变体现在从线性、复杂的因果性拓展到综合相关性,并从人类中心转向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六,教育的核心应从教授解答问题转向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学问的真正意义。第七,倡导从“教师-学生”二元式学习模式演进到“教师-学生-AI”三元混合式学习。

据悉,本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22-1426998.html

上一篇:红花朵朵开
下一篇:有人这么说,您看怎么样?
收藏 IP: 49.5.157.*| 热度|

4 郑永军 杨正瓴 宁利中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