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基金:报二停一or年年连报↘↗资助率
一年一度的基金正式放榜,少数欢喜大多愁;欢喜的做好项目,挖掘内涵、突破关键,为国家为个人做贡献;忧愁的喝碗酒,不气馁,好好休息一个月,抖起精神继续干,或教学、或科研、或横向、或纵向,不放弃不躺平,同样为国家为家庭为个人做贡献。只要不断学习,总能找到自己的赛道,获得人生的高亮价值。
基金中最受关注的是量大面广的面上基金,先前有个报二停一的政策,近几年每年申请量增加率在3%左右,今年取消了报二停一的限制,申请量陡然增加了48.77%,然而资助项目数可能只有适量增加,没有本质变化,网上各种消息面上项目资助率急剧降到11.66%。
先前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并不太高,例如2009年为17.49%,2010年快速提高到20%,2013年为22.46%,2014年因为报二停一政策的正式落实,申请量从2013的72114减少到59170,因而资助率达到历史高峰25.35%,一年后的2015年因为申请量的快速回升,资助率回归到2013的水平22.88%,随后2年基本保持不变,2016-22.87%,2017-22.59%,2018因为申请量再次增加了约15%,资助率下降到20.46%,随后逐步稳定到17%左右:2019-18.98%,2020-17.15%,2021-17.43%,2022-17.56%,2023-16.99%,按照2023年资助率计算100/16.99=5.89,即四舍五入后,面上项目的申请资助率为1/6,平均每6个人申请1个人获得资助,或者一个人平均连续申请到第六次才能获得资助。根据先前的报二停一的政策,2-1-2-1-2=8,即第八年才能获批。如果今年的资助率是11.66%的话,100/11.66=8.57,即平均每9个人申请1个人获批,或者平均申请到第九次才能获批,也就是第九年才能获批。这样看来,报二停一对申请者的获批情况并没有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因为平均数在第八年就可以获批,而连续申报只有到第九年才可以获批。
连续申报确保了每个申请人每年都可以申请,一年四季轮回,春种秋收,体现了不放弃的精神。看似公平,按照自然历法播种庄家,按照自然历法定期撰写基金,年度自然循环往复。
然而,基金毕竟是有竞争的项目,基金不是庄家,庄家只要种了就有收获,只是收获多少的问题,历史上的饥荒都是特殊年份才有的事情,然而基金因为竞争性关系,却经常是种了没有收获,颗粒无收、一无所获,甚至平均八九年才收获一次,辛辛苦苦耕作,满怀一丝希望收获,但是每年的事实反复的告诉大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收获。这时候可有理性逻辑的疑问?是否每年都要耕作,是否可以让土地休养生息,让杂草众生,让鸡粪鸟屎积攒,让落叶枯草腐烂......,通过这些活动,是否土地中微量化学元素会更加丰富,各种有机质和无机质会更加均匀,土地会更肥沃,土地踹口气得到歇息,我们就可以吃到小时候味道的水果和粮食,香喷喷的米饭,可口的瓜果等,而不单单满是年年化肥催施出来长的大、快、硕的产物,产量提升了,但味道变差了,肚子填饱了,但是口感少有了。
如果一个人连续两年没有获得资助,第三年春节是否还需要写,值得探讨,撰写基金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一个全方位构思凝练科学思想的过程,一个认真码字的过程,一个仔细设计画图的过程,一个难以取舍的过程,有多少位青年学者科学家,大年初二都在写基金,尽管知道希望渺茫,但依然写,不放弃,永怀一丝丝希望......。但是,如果政策性让休息一次,是否可以过个好年,今年没任务,可以陪家人陪孩子多转转,可以更多的专注于科学本身,可以多花点时间和学生讨论讨论,可以把论文的水平再提高提高,把实验的细节再完善完善。论文总是会中的,只是影响高低的问题,论文如同耕作,写了一定有收成,只是收成多少的问题,通过这些途径实现内涵的提升,久久为功,反思上一年度未中的原因,为下一年度的申报积攒足够的能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基础性工作对各行各业都很重要,对于基金,是否有好的想法、好的论文发表,好的科学发现,好的凝练问题都非常重要,如何把一条一条的线条陆续通过仅有的一个针眼,需要逻辑。
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院士申报每两年报一次、每报三次停一次,本科培养方案每四年修改一次,有些学术会议每两年或四年甚至五年开一次,这些都显示了一个更大的周期规律,讲的一种长期积累、一种劳逸结合,所以基金是否要重新回归报二停一?值得探讨。如果不回归,面上项目估计仍然会维持11%左右的资助率,除非通过资助额度的下降提升资助率。但核心的关键是,连续申报第九年才能获批,相对于报二停一并没有提高基金整体的效率,所以从学术积累、潜心研究、劳逸结合、资助效率等各方面的角度都值得兼顾公平与效率。
当然,加大投入,让资助率回归到18%左右也是一个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办法,基金需要竞争,但也要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及时看到未来的希望。
相关专题:基金申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培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27429-144796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