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校研究生的待遇问题
精选
2011-9-23 21:08
阅读:26355
标签:博士生, 待遇, 工资, 硕士生, 助研费
昨天,科学网杨彦红网友的博文“1300元生活费的规划问题”,一经贴出,引起了科学网网友的高度关注。一天内点击2500多次,评论60多条,可见大家对于研究生的实际生存状况是很关心的。
杨彦红作为博士生,每个月的(工资)助研费是1300元。个人以为,基本上代表了高校平均水平,可能还略有偏高。作为参考,我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标准是博士生一年级1000,二、三年级1500;硕士生300-500不等,还有约40%的硕士研究生是自费。据我了解,我们学校的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同类理工科院校,略高于文理科院校,远低于科学院(硕士约1000-2500,博士约2000-4500)。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天之骄子,研究生更是人们羡慕的高级知识分子预备队。以我读博士的1994-1996年期间为例,当时社会上普通职工平均工资不过几百块钱,月工资上千就可以算高收入。我就读的南京大学,当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工资大致能够达到200,而博士生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大致在350-400,吃饭是绰绰有余的,购买各种生活基本必需品也都没有问题。那时候,一个博士生从经济上到精神上,多少还能有点尊严。
待我2006年回国工作,发现全社会的收入都已经翻了几翻(房价涨的更厉害),而硕士、博士生的待遇变化并不大,大连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当时少的拿500/月,多的可以到750;硕士就更少了,好像也就200-300左右。2007年前后,教育部开始着手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同时逐渐提高研究生待遇,几年下来,基本上稳定在我前面所提到的这个标准。
从杨彦红算的那笔细账可以看出,1000-1500一个月,对于年龄在25-30的广大博士生,只够勉强温饱,无法维持一个体面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工资水平,与西方如美国的研究生待遇(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和实际购买力折算)是不对等的。博士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主体,是科研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为社会的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让高校的博士生们,拿着远低于国际标准的工资,去建设国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赶超国际科学前沿,显然是一句空话。而硕士生的待遇还远远不如博士生,几百块钱一个月,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几乎饭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安心学习、科研?
因此,在物价指数节节攀升的今天,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待遇,特别是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待遇,势在必行。然而,事情又不是教育部出个文件这样简单的。
在国家、学校、导师、研究生这四方中,研究生显然是最弱势的一方,容易得社会各界的同情。其实,其他的三方也各有各的难处。就国家来说,教育部的经费本身就有限,统招研究生数量庞大,全国在校研究生多达百万,每人每月涨100块钱,就是十几个亿,除非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指望国家在近期内继续大幅度给研究生涨工资可能性不大。类似地,现在985和211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都很大,大多数学校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提高研究生待遇。
这样分析,给研究生提高待遇的难题似乎就落在了导师头上。事实上,从2007年以来,导师招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以我们学校为例,招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出资的部分从原先的6000元已经涨到了18000元;如果招第二、第三个,还会阶梯式递增。这些钱,对于理科承担973、重大研究计划等大项目或者工科承担企业横向项目的老师,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基础学科来说,则是不小的开支。比如说,一个自然科学基金,现在的平均水平是4年60万,其中15%可以预算劳务费,也就是9万。每年平均2.25万,按照我们学校的标准,刚刚够招一个博士生和一个硕士生。再考虑到博士延期毕业的额外支出,以及基金的断档(很多老师都不能保证年年连续承担基金),这点钱其实很难维持一个小组的研究生工资支出。
前些天,报纸上有关于科研经费有多少比例用于科研的调查。有研究生对记者抱怨,导师让他们做课题却没有发相应助研津贴。如果是理科,这些研究生有可能就没明白一点基本事实:他们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导师课题经费的劳务费预算。
因此,提高劳务费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势在必行(完全可以从10-15%提高到30-40%)。同时,应该适当缩减高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相应扩大科学院的招生规模)。在政策上,适当限制经费不足的导师招生(对于人文和基础学科的导师,给予一定的照顾政策)。多管齐下,在现阶段力争把学术型硕士生的平均收入提高到1000元/月,博士生提高到2000元/月,才有可能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使他们安心于学习、科研。我们国家科学研究的这支主力军才能有起码的士气和战斗力;否则妄谈冲击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恐怕都是无物质基础的空话而已。
杨彦红作为博士生,每个月的(工资)助研费是1300元。个人以为,基本上代表了高校平均水平,可能还略有偏高。作为参考,我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标准是博士生一年级1000,二、三年级1500;硕士生300-500不等,还有约40%的硕士研究生是自费。据我了解,我们学校的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同类理工科院校,略高于文理科院校,远低于科学院(硕士约1000-2500,博士约2000-4500)。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天之骄子,研究生更是人们羡慕的高级知识分子预备队。以我读博士的1994-1996年期间为例,当时社会上普通职工平均工资不过几百块钱,月工资上千就可以算高收入。我就读的南京大学,当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工资大致能够达到200,而博士生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大致在350-400,吃饭是绰绰有余的,购买各种生活基本必需品也都没有问题。那时候,一个博士生从经济上到精神上,多少还能有点尊严。
待我2006年回国工作,发现全社会的收入都已经翻了几翻(房价涨的更厉害),而硕士、博士生的待遇变化并不大,大连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当时少的拿500/月,多的可以到750;硕士就更少了,好像也就200-300左右。2007年前后,教育部开始着手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同时逐渐提高研究生待遇,几年下来,基本上稳定在我前面所提到的这个标准。
从杨彦红算的那笔细账可以看出,1000-1500一个月,对于年龄在25-30的广大博士生,只够勉强温饱,无法维持一个体面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工资水平,与西方如美国的研究生待遇(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和实际购买力折算)是不对等的。博士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主体,是科研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为社会的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让高校的博士生们,拿着远低于国际标准的工资,去建设国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赶超国际科学前沿,显然是一句空话。而硕士生的待遇还远远不如博士生,几百块钱一个月,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几乎饭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安心学习、科研?
因此,在物价指数节节攀升的今天,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待遇,特别是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待遇,势在必行。然而,事情又不是教育部出个文件这样简单的。
在国家、学校、导师、研究生这四方中,研究生显然是最弱势的一方,容易得社会各界的同情。其实,其他的三方也各有各的难处。就国家来说,教育部的经费本身就有限,统招研究生数量庞大,全国在校研究生多达百万,每人每月涨100块钱,就是十几个亿,除非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指望国家在近期内继续大幅度给研究生涨工资可能性不大。类似地,现在985和211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都很大,大多数学校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提高研究生待遇。
这样分析,给研究生提高待遇的难题似乎就落在了导师头上。事实上,从2007年以来,导师招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以我们学校为例,招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出资的部分从原先的6000元已经涨到了18000元;如果招第二、第三个,还会阶梯式递增。这些钱,对于理科承担973、重大研究计划等大项目或者工科承担企业横向项目的老师,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基础学科来说,则是不小的开支。比如说,一个自然科学基金,现在的平均水平是4年60万,其中15%可以预算劳务费,也就是9万。每年平均2.25万,按照我们学校的标准,刚刚够招一个博士生和一个硕士生。再考虑到博士延期毕业的额外支出,以及基金的断档(很多老师都不能保证年年连续承担基金),这点钱其实很难维持一个小组的研究生工资支出。
前些天,报纸上有关于科研经费有多少比例用于科研的调查。有研究生对记者抱怨,导师让他们做课题却没有发相应助研津贴。如果是理科,这些研究生有可能就没明白一点基本事实:他们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导师课题经费的劳务费预算。
因此,提高劳务费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势在必行(完全可以从10-15%提高到30-40%)。同时,应该适当缩减高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相应扩大科学院的招生规模)。在政策上,适当限制经费不足的导师招生(对于人文和基础学科的导师,给予一定的照顾政策)。多管齐下,在现阶段力争把学术型硕士生的平均收入提高到1000元/月,博士生提高到2000元/月,才有可能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使他们安心于学习、科研。我们国家科学研究的这支主力军才能有起码的士气和战斗力;否则妄谈冲击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恐怕都是无物质基础的空话而已。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纪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23322-489710.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79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向峥嵘
丁甜
马红孺
刘艳红
唐向南
李国强
朱志敏
郑祺
何兴帮
吴飞鹏
贺乐
刘欢
许洪光
窦智
赵凤光
郭桅
魏晨
卢威
蔡龙龙
王应明
周杰文
王瞧
尚诚彰
吴宝俊
王焱
赵明
王继乾
刘晓松
曹贺贺
何士刚
杨凯恩
孟利军
万娟
廖爱民
肖重发
吴锦宇
何应林
李宇斌
刘智
张在宝
廖聪维
滕元君
张亮生
杨如意
赵猛
杨华磊
武云龙
黄艳新
蒋丁胜
魏强
王加升
饶小平
李健
王红磊
杨彦红
张彦斌
曾新林
文绍
杨小芳
毛宁波
张强
张波
杨心
梁建华
张启峰
邵忠
李力强
师应龙
徐留芳
venture
zhouguanghui
ggwwzka
zhengxialin
maorongrong
tu606
settlein
zhulihong
liangfeng
weilai0820
网友评论17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