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论文投稿过程中与审稿人的良性互动
2011-9-11 07:28
阅读:7204
匿名审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证科学期刊的水准。通常审稿人的工作是完全义务的(貌似只有国内刊物有审稿费,几十块钱的审稿费其实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多数情况下审稿人是友好的,因此应该尊重审稿人的劳动。
举一个尊重审稿人的例子:最近我们投Nanotechnology的文章,第二次审稿意见回来的时候,审稿人所有的意见,都是optional的,编辑明确说,你们可改可不改,论文都将接收。由于该审稿人始终非常postivie,而且意见认真细致。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按照他的意见仔细修改了,再投回去,以示对他的尊重。
在很多领域,审稿人往往是固定的少数人。因此,以严谨的学风、创新的成果。系统的工作,树立自己良好的学术声誉,赢得审稿人群体长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
对于审稿人的评审意见不应消极回避,或匆忙改投其它杂志。而是应该积极应对。除非所有审稿人都是完全负面的,否则不要轻易放弃。我见过有人从Nature,Science一路投下来,最后论文在影响因子1左右的杂志发表。这其中的问题:一是不懂得合理评估自己的工作,选择合适的杂志;二是不愿坚持,总想换个杂志碰碰运气。
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尽可能完全满足审稿人的要求;对于无法按照审稿人要求修改的,说明实际困难取得谅解;如果审稿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则应该据理力争。
即使对于完全负面的审稿意见,如果编辑来信没有很明显的拒稿倾向,那么仍然有机会据理力争,力称本工作的正确性与闪光点,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和偏见,要求寄送新的审稿人。很多时候,口气适当硬一点,反而能够得到好的效果。这背后,还得靠在自己领域长期积累的credit。
举一个尊重审稿人的例子:最近我们投Nanotechnology的文章,第二次审稿意见回来的时候,审稿人所有的意见,都是optional的,编辑明确说,你们可改可不改,论文都将接收。由于该审稿人始终非常postivie,而且意见认真细致。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按照他的意见仔细修改了,再投回去,以示对他的尊重。
在很多领域,审稿人往往是固定的少数人。因此,以严谨的学风、创新的成果。系统的工作,树立自己良好的学术声誉,赢得审稿人群体长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
对于审稿人的评审意见不应消极回避,或匆忙改投其它杂志。而是应该积极应对。除非所有审稿人都是完全负面的,否则不要轻易放弃。我见过有人从Nature,Science一路投下来,最后论文在影响因子1左右的杂志发表。这其中的问题:一是不懂得合理评估自己的工作,选择合适的杂志;二是不愿坚持,总想换个杂志碰碰运气。
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尽可能完全满足审稿人的要求;对于无法按照审稿人要求修改的,说明实际困难取得谅解;如果审稿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则应该据理力争。
即使对于完全负面的审稿意见,如果编辑来信没有很明显的拒稿倾向,那么仍然有机会据理力争,力称本工作的正确性与闪光点,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和偏见,要求寄送新的审稿人。很多时候,口气适当硬一点,反而能够得到好的效果。这背后,还得靠在自己领域长期积累的credit。
相关专题:投稿与审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纪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23322-485087.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