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环境污染与防治》刊登了课题组题为“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水体硝酸盐溯源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宋洪运,通讯作者为彭辉副教授。
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来源对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数学模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现阶段常用硝酸盐溯源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氮氧稳定同位素与其他同位素、微生物技术和流域水文模型等结合进行硝酸盐溯源的研究进展。针对硝酸盐污染具有来源复杂、时空异质性显著的问题,研究重点梳理了δ15N-NO3-和δ18O-NO3-的检测技术,包括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化学处理法和细菌反硝化法等预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在溯源模型方面,有质量平衡混合模型、同位素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以及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等同位素溯源模型。研究表明,MixSIAR通过整合多模型框架显著提高了源贡献量化的可靠性,但其应用受限于数据获取成本和反硝化分馏系数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强调了硝酸盐溯源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增加潜在污染源样本检测,深入探究多同位素联合使用机制,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以改进模型更准确地考虑同位素分馏过程,提高硝酸盐污染源分析的准确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宋洪运,彭辉,王硕,石晓兰,姜梦.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水体硝酸盐溯源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4,46(08):1200-1207.
文章链接: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2306089.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彭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8814-148683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