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中东
《宿命》序
2025-10-3 15:16
阅读:964

     爱情是没有理由的,但是婚姻却可以是有阶层的!

     成为一个作家一直是我从小的梦想。高考的时候,因为父母和老师反对,听从了妈妈的意见,报考了医学院,之后便是40多年的基础医学研究。

     但是,写作的梦想,数十年来却时时萦绕心头;写作的冲动,数十年来也每每环绕笔端。

     如是,数十年来,教学研究之余,虽然笔耕不辍,却都和文学的写作有着很大的距离。

     直到2022年临近退休。

     有一天中午,我在食堂的饭桌上和同事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博士的身世和她的两次恋爱经历。故事的结局,她嫁给了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来自贵州大山里的转业军人。

     我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以及我个人对教育方面的体会:

     爱情没有理由,但是婚姻是有阶层的。

     关于爱情,我认可法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拉罗什富科的一句话,“若果有一种不和我们其它激情相掺杂的纯粹的爱,那就是这种爱:它荫藏在心灵的深处,甚至我们自己也觉察不到它。”

      但是,还是这位法国佬还有另外一句话,“爱情只有一种,其副本却成千上万,千差万别。”

      我以为,这些成千上万的“副本”,就是因族群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宗教的差异而产生的“阶层”所导致的。

     换句话说,爱情存在于想象中,它是灵魂、精神中激情的喷涌;而婚姻存在于现实中,它是生存、物质状态下的自持。

      这个故事,正是这思考的结果。

      虽然这篇故事以“爱情没有理由,但是婚姻是有阶层的”为噱头,但是她绝对不是一个言情故事。虽然爱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之所以称自己写成的这篇文字是“故事”——story,是因为我不愿意受到现代意义的“小说”(novel)的各种“规则”的束缚。我的这篇故事,有传说、历史、轶事、有虚构(fiction),当然,更多的还是写实。这种体裁,给了我写作的自由。

     正是基于此,我的故事的情节,便是起自于历史、传说。《宿命》作为一部小说,其内容本质上是虚构创作的。在与朋友们闲聊的时候,总有人问我:“书中的情节都是真实发生的吗?”在此我要特别说明,所有情节都是艺术创作,并非真实事件。当被问及创作灵感来源时,我认为这主要来自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如果某些情节恰巧与读者的经历相似,那纯属巧合。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够享受故事本身,不必刻意寻找现实对应。 祝大家阅读愉快!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乔中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948-1504547.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