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仅仅依靠科技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

已有 3879 次阅读 2011-8-25 12: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仅仅依靠科技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挑战。而中国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和粗放式发展,同样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目前,有一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在国内亦是被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要通过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从而减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的确,科技进步能够对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认为仅仅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就能够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则是对科技的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

首先,应该认识到可持续问题尤其是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获得空前提高,是基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生产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从而导致地球难以负担。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是汽车。汽车的设计和生产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正是汽车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消耗了大量的石油,并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来源。因此,如果不改变科技仅为经济发展的服务模式,如果科技仅仅是促进GDP增长的工具,科技进步不但不能够缓解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反可能会加剧问题的恶化。

其次,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很多人认为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够高。比如汽车消耗大量石油和尾气污染是由于发动机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通过研发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如电动汽车)就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然而这个在理论上很具有吸引力的观点,却远没有得到现实的支持,且不要说这些产品在实际应用上会面临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从全寿命周期来看其必然还将消耗大量的资源,并继续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如果这些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像传统汽车一样,在全球有近10亿辆的大规模应用,仍将给人类带来沉重的资源和环境负担。必须承认除计算机软件等少数产品,大部分人类科技产品,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其生产和使用以及报废,都将消耗资源,并对环境产生污染,其大规模使用的前景并不能让人非常乐观。

最后,应该认识到即使社会对节能环保的新一代科技产品有高度的需求,即使世界各国对于这类产品的研发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类也不一定就能够开发出可以解决可持续问题的产品。从认识论上讲,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还很有限,而认为人类通过科技一定能够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则是科技万能主义的体现。实际上大量的实例应该让我们对科技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例如,人类面临的多种疾病,无论是艾滋病还是各种癌症,甚至是高血压这样非常常见的慢性病,目前医学科技都无法予以彻底医治。而如全球气候变化这样复杂的问题,无论是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还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科技同样无法予以根本解决。

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用个比喻就像一个饮食无度、生活不健康的病人与医药的关系。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无论用多么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都是不可能治愈病人的疾病!同样,可持续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人类社会必须进行深刻的意识革命,改变片面追求物质发展的短视行为,改变生活观念,践行节俭、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际上对于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作了清楚的表述:在可持续发展中“科学的作用之一应是提供资料,以便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制订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也就是说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是为制定环境与发展政策提供支撑。在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科学合理地制定应对政策和策略比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身更为重要!为了满足这个要求,《21世纪议程》强调必须增进科学对可持续问题的了解,改进对可持续问题长期的科学评估,加强所有各国的科学能量和确保科学能响应新出现问题的需要。

希望《21世纪议程》的这些表述和要求在国际上能够被更为广泛的接受,在中国能够被决策部门认真听取,并在政策制定中得到吸收!

 

   原文发表于《环球时报》 2011-05-0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140-479431.html

上一篇:谨防教育改革“空心化”
下一篇:中国科技应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收藏 IP: 218.249.24.*| 热度|

1 骆小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